地区的豪族势力附和者相对较少,而反抗者多。故其在最开始的征讨对象,主要是各地豪族。这一点,和当下各地诸侯林立,地方太守把持乡野,分割和拒绝中央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是非常相似的。 那么在争结束后,如何管理这些豪族,就是东汉政府的首要难题。 刘秀的策略,是学西汉的做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严刑峻法规范豪族的行为,收到了恢复并维持社会安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使吏治苛刻问题日益严重。 西汉用酷吏,设刺史,直接打击不法豪族,收到一定效果,但抑制豪族势力发展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实行『徙陵』制度。只可惜在汉元帝之后,这个制度便是被废止了。 这个『徙陵』制度显然是简单粗暴,搞得大汉士族又疼又痛,但无疑这个粗暴简单的制度,抑制了豪族在地方坐大,而元帝以来对豪族势力的妥协退让,虽然是缓解了朝廷同豪族的矛盾,却助长了豪族势力的发展,使得在王莽的那个时候,朝堂已经是无法控制地方的豪族了。 那么,对于斐潜来说,如何控制好地方豪族,就成为了他不会再去啃屎的关键。 想要分辨出豪族这坨屎来,就要知道这豪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除了老生常谈的土地兼并问题之外,东汉豪族产生还有一个典型的途径,就是外戚和宦官。 老曹同学招手表示,我是宦官之后,但是我以宦官为耻!老头子贪了,跟我没什么关系! 就像是某个坑爷爷的鱼,大汉官媒都懒得谈腐败了,只是提一嘴家风了事。 斐潜知道杨修其实是干什么来了,但是对于斐潜来说,何尝不是另外一个机会? 河东,那是从恒灵时期,就有豪族啊…… …… …… 杨修很累,可是他依旧是有意无意的观察着四周,就像是他一路而来都在默默的观察一样。 杨修这一路上,发现了一个问题。 一个或许斐潜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问题。 这使得杨修在心中略有一些兴奋,并且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旁人皆醉』的自得。 这种自得的感觉,使得杨修表现得更从容,更自信。 这种感觉也是杨修一直以来表现于外的特征,就像是常年累月戴着的面具,脸颊左边写着从容,右边写着自信。 骠骑应该是有一些储备的。 看看这驿馆之内的器物。 用的炭火。 随到随送来的热腾腾的餐食…… 杨修心中多少有一点数了。 斐潜并没有像是山东之人所估计的那么窘迫,甚至杨修心中揣测,斐潜当下的后勤可能会比曹操还要更加宽裕一些。 毕竟曹操那里,人数庞大,消耗就自然更多。 只不过,斐潜真的就有这么强的信心? 见到自己来下战书,既没有表现得慌乱,也没有故意强势对待,反而很平静,就像是一切都在斐潜他的掌握之中一样。 这让杨修觉得有点意外。 他原本以为,来到了平阳,是会遭受羞辱的…… 就像是当年他在潼关,遭受的『羞辱』一样,甚至还要更加的多,更加的厉害。 所以杨修决定以『礼』作为由头,举起来像是一个盾牌,可是杨修没想到斐潜似乎改变了很多。 不,不能完全说是人改变了,而应该说是现在局势,已经改变了很多。 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也会有所改变。 就连杨修自己也是如此。 当年斐潜对于杨修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杨修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愤怒得夜里睡觉的时候若是不小心想起,都会翻来覆去的心绪难平不得安眠,可是现在斐潜依旧没有询问任何杨修的意见,直接就安排了流程,杨修现在却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 杨修清楚,他来平阳,是有任务,同样也是有风险的。 杨修此番前来,是带着三层的目的,但是很显然,第一层斐潜并没有中计。这也是杨修之所以能答应前来的原因之一。 杨修也觉得斐潜不至于那么愚蠢,可是斐潜在其他的方面…… 会不会中计? 这么多年以来,杨修对于自己的聪慧,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智商上的优越感让杨修忘记了,在很多时候他显得比一般人聪明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更多的信息。而他有更多信息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身份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信息。 真正依靠他自身的能力的时候,其实并不算多。 就像是现在,杨修也想要通过他所观察到的一切,来推测斐潜的筹码,然后他发现他算不出来。 若是说斐潜有充裕的兵卒人马,似乎也不像,毕竟河东当下在安邑召集郡兵,集结兵马,那些兵卒可不像是原本斐潜麾下的精锐兵卒。 若是说斐潜没有准备好兵卒人马来应对曹操,同样也是不像。曹军大举渡河,翻越中条山,而斐潜似乎依旧平稳对应,根本没有一点惊慌的模样。 那么是斐潜装腔作势,还是说斐潜另有图谋? 杨修不仅是要替曹操来查探,也想要为自己所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