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4.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会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设置

第二百九十六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会是非常重要的发现!(1 / 4)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王浩坐在办公室里很凝重的看着手里的一份报告。 那是关于反重力区域和外界没有形成强烈空气循环对流的研究报告。 正常来说,反重力区域的空气会不断上升,周边的空气会不断补充进来,就会形成一定的空气循环对流,可过去的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过类似的现象。 这个研究还是比较简单的。 何毅带领实验组很快就设计了几套方案,并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通过跟踪带有标记的特殊气态分子,并用特殊的摄像机做记录,他们有了明确的结论。 何毅正做着报告,“在反重力区域的最边缘,特殊气态分子的常规密度比周围高出十几倍。” “同时,高分子密度也让分子交换的速度大大降低。” “最边缘的位置,就像是具有一种特殊的磁性,让周围的分子被吸引过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报告上的一张图,图上显示的正是反重力区域场的横切面,横切面的半圆形边缘,密密麻麻的都是小黑点。 其他位置的小黑点则稀疏很多。 何毅说道,“空气交换还是存在的。” “这个特殊区域,并没有影响到常规的分子运动,但我们发现分子运动过程中,似乎更喜欢接触这一层区域。” 王浩思考着点点头,不由露出了期待的笑,“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这里存在特殊的薄膜层,有一些奇特的物理性质。” 他继续道,“看来我们是找到方向了。我们要做的力场叠加实验,主要针对的叠加力场边缘,会不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物理特性。” 何毅也跟着点头,心里同样满是期待。 之前王浩交代说要做叠加立场的实验,实验组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目的是什么。 实际上,他们做过好几个力场叠加的实验,每一次都证明反重力场不能够叠加,只能够把场力区域连接在一起。 现在研究组每个人都非常期待,因为他们发现了新的特殊物理现象。 那么力场叠加以后,特殊物理现象可能会有更明确的表现。 何毅忽然想到了之前王浩让他思考论证一下‘强湮灭力的问题,再联系到现在的物理发现,顿时不由得惊讶道,“这……这不会是强湮灭力吧?” 王浩抬起头微微一笑,“也许是,也许不是。” “我们暂时能确定的就是,它是一层特殊的薄膜层,具有很奇特的物理特性。” “而我能确定的,也只是它和强湮灭力相关,是否是强湮灭力也不能百分百确定……” 这就是确定的内容。 王浩能肯定的只是‘和强湮灭力相关,,他们的研究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这就足够了。 他已经对于接下来的叠加力场实验非常期待了。 何毅也同样如此,他甚至还非常的激动。 薄膜层,已经表现出特殊性态,强湮灭力则是新的物理现象,绝对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反重力实验组并没有太大的成果,他们在反重力的研究上,并没有质的突破,唯一的突破只是更换了材料,也让制造出的反重力场强度更高。 但是,材料是超导材料公司制造出来的。 从这个方向来看,他们就好像沦为了实验材料特性的研究组,而不是专门做顶尖研究的实验组。 现在进行一项全新的研究,甚至是全新的物理探究,自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于此同时。 国际物理界焦点依旧是‘暗物质,。 ‘暗物质,的热度持续不断,还是和王浩、帕森斯,分别发表了两篇完全不同的论文有关。 王浩的研究论文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暗物质的存在。 莱德利帕森斯则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论证了暗物质的存在方式,甚至还联系了希格斯力场,说明暗物质存在于宇宙的各个部分,和物质形成的原因直接相关。 在论文正式发表出来并引起国际热议以后,帕森斯最开始是非常忐忑的,后来发现有好多学者支持自己,他就到各种场合阐述起自己的理论。 他甚至还去了好几个顶尖搞笑,比如,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演讲,去阐述自己的理论。 在不断的宣传下,有更多的人支持起了帕森斯的理论。 舆论上也出现了很多声音,“暗物质当然存在,帕森斯才是正确的。” “谁也不能否认王浩的权威,他是湮灭理论的创造者,他以数学的方式发现了湮灭力,但是,任何一个学者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在暗物质的研究上,王浩是错的。” “莱德利-帕森斯,是非常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也被认为是湮灭理论的第三人……” “在完成了暗物质的研究后,他也许已经超越了保罗菲尔-琼斯……” 这当然只是少量学者的说法。 只要对比保罗菲尔-琼斯以及莱德利-帕森斯的成果,甚至只对比两人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影响因子,就能发现莱德利-帕森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之所以有些学者会吹捧帕森斯、贬低保罗菲尔-琼斯,只是因为保罗菲尔-琼斯是在西海大学做研究而已,好多研究还是和王浩合作完成的。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在很多西方学者眼里,保罗菲尔-琼斯能称作是‘半个叛徒,,甚至一个弦理论的顶尖天才,湮灭理论的‘二号,人物,竟然到中国的大学工作,不是叛徒是什么呢? 更多的人则注意到了另外很关键的一点-- 理论分歧。 “湮灭理论内部第一次产生了分歧,而且还是在王浩和其他研究者之间。” 曼彻斯坦大学著名教授罗伊-赫本,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