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4. 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
设置

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1 / 4)


现在的西海大学中,王浩就是顶梁柱级的人物。 他的地位比校长还要高。 虽然王浩不参与学校的发展决策,但偶尔提出意见肯定会被采纳,即便是校长心里有疑问也要压住。 严复就是这么想的。 他不理解为什么王浩会提出大量聘任代数几何人才的意见,但不理解归不理解,他并没有追根究底的询问,而是马上召开了学校内部的会议,并让财务方面准备拨付资金,专门用于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学校马上发布了相关的公告,宣布了新的人才招聘计划。 公告,只是简单做一下介绍,说一下相关人才的待遇,但不可能干等着人才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击去诚恳的做邀请。 学校里几个部门携手展开了正式“人才挖角计划“。 就和校长严复想的一样,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代数几何的人才相对容易招揽。 这个领域显得有些可怜。 绝大部分专业从事代数几何研究的学者都是在高校工作的,甚至想找个实验室工作都找不到,因为代数几何就是纯数学的研究,和应用几乎不存在关联。 从事代数几何研究的学者,就只能在高校内部工作,其中高端一些的学者,可以挂在数学机构专心做研究,而大部分则需要从事教学工作。 国内一些代数几何的优秀人才,有一些则去了国外做研究,因为代数几何领域,是属于纯数学的理论领域,想要申请的研发经费非常困难。 这个领域就是研发难度、出成果很困难,想有好的待遇就不容易。 哪怕是国内顶级高校的优秀博士生,想要留在国内高校担任个讲师,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一些优秀的博士生,有些成果以后,就干脆去国外高校工作。 当然也有国外高校的博士生,返回到国内高校来工作,前提也必须是有一定的成果,而即便是有成果,但后续想申请研发经费也是很困难的。 另外,代数几何的圈子也很小,说有名气的学者都相互认识,真是一点儿都不为过。 西海大学针对代数几何的人才进行招聘,还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单单是安家费一项就是两百万起,听起来都非常的吸引人。 其他待遇也很吸引人,比如优秀的博士生来到大学可以直接签订长约,固定时间内就可以转为正式岗位,也就跳过了“非升即走“的流程。 一些非常优秀的代数几何学者,最高可以直接获得四级正教授待遇。 实际上,正式岗位是有名额限制的。 西海大学的理学院,能拿出来副教授以上的名额只有六个,梅森树科学实验室则有五个研究员、副研究员名额,再加上教研室的几个名额,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五个左右。 这个数量差不多已经够了。 但实际上,因为本校有一些讲师,也会正常升为副教授,正式岗位的名额必须有一部分留给本校,而不是全部给出去,岗位数量肯定是不够的。 学校会议讨论了来“更多优秀学者“的情况,就决定给暂时不占据体-制名额的学者,更多经济方面的补贴。 大学一系列政策发布出去,立刻吸引了大量代数几何领域学者的关注。 其中有一些稍微有名气的,或者有一定成果的,还接到了西海大学方面的电话,特别邀请他们来大学工作。 西海大学放低了姿态,表现的非常陈恳,让很多学者都心动不已。 实际上,大学招聘的主要目标群体,就是海外工作的学者,以及国内高校毕业的优秀博士。 代数几何领域的学者,能够在海外高校工作,或是担任访问学者,或是担任临时讲师,都是有一定水平能力的。 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也同样是看能力水平, 没有一定成果的情况下,则是要综合能力水平、年龄等多方面因素考虑。 有一些优秀的博士还非常年轻,即便是没有成果,因为年纪还很小,未来潜力也是很大的。 …… 在西海大学展开代数几何人才招聘计划的同时,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则已经准备复刻芝加哥大学的实验。 周敏华、吴晖等人,来了一趟西海大学和王浩见面后,去了244工厂的超导实验基地,随后返回了首都就准备进行复刻实验。 他们手里有王浩给的混合气体的“配方“。 有配方,就足够了。 这个实验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难度最主要在于对超导材料制造超高压的环境,并以超高压材料的环境,来实现交流重力实验的布置。 哪怕是设备相对比较高端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仅仅是实验相关的准备就用了两个多星期。 在完成了实验准备后,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当天周敏华、吴晖等人都过去了,还包括科工局的另一名副局长以及数学物理科学园的一名院士,一群人就临近实验现场等待着结果。 实验准备的时间很长,但实验进行的很短暂。 很快,有结果了。 负责实验的应克华教授,带着激动汇报了实验结果,“我们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在16摄氏度激活超导状态,另外,在21.8摄氏度时,检测到了交流重场强的极值,数值为百分之17。” “而超导状态的场强,则为百分之13,场强极致比常态高了四个点。” 这个实验结果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对于实验有所了解,就明白复刻实验的成果,已经强于芝加哥大学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成果。 实验只是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的,而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组制造了260万倍的大气压。 同时,实验激活交流重力场的峰值比常态高出5.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