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4.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
设置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1 / 4)


国际上的媒体都在报道芝加哥大学超导实验组的新发现。 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的报道。 在所有相关领域的学者看来,大于超导转变温度的情况下,观测到了交流重力场的极值,绝对是个交流重力、超导机制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 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常大。 一方面是交流重力,也就是反重力相关的研究,既然能在大于超导转变温度的情况下,观测到交流重力场的极值,那么会不会在常温导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出交流重力场,而不需要超导状态支持? 如果能实现常温状态制造交流重力场,应用肯定会变得非常广泛。 另一方面则是超导机制的研究。 这个研究领域上,国内已经赶超了国际水平,而新发现很可能让相关领域的研究,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并以此达到新的高度。 上级部门对以上两点都非常关心。 周敏华、吴晖也是为此而来,他们没想到王浩完全不在意,还说起能很容易复刻实验,甚至是轻松实现超越。 吴晖感到不可思议,“王教授,你不是在开玩笑对吧?这个实验能够轻易复刻?还超越?他们的研究上并没有公布混合气体的具体成分吧?” 周敏华也一直看着王浩。 王浩笑道,“我当然不是开玩笑,实际上,他们发布的成果,对我的研究来说是个好消息,而且还非常重要。” 他认真道,“周局长、吴院士,你们应该知道当初为什么我们要把研究公布出去,对吧?”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因为这个领域,单独靠我们自己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有成果。” “只有全世界一起研究,才能够有新的发现,想看到的发现。” “现在芝加哥大学的发现,就是我一直希望看到的。” “虽然他们发布的成果只是说混合气体,但也体说明了主要元素成分,这就已经足够了。@*~~” 王浩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在交流重力的研究上,你们也不用担心,他们所谓大于超导转变温度,不会‘大,太多,正常情况下应该只有两度,或者更小。” “之所以能超过五度,只是因为超强压的特殊环境。” “这个发现对于交流重力的研究没什么意义,但对于超导机制的研究,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王浩连续解释了一大堆。 吴晖、周敏华还是有些不理解,但知道王浩对成果并不在意,还能够轻易的复刻实验也足够了。 等一群人走出来以后,刘云利就带着他们去了百公里外,属于244工厂的超导实验基地。 路上的时候,刘云利也帮着解释了一句,“其实听到消息,我根本就不担心。王教授之前就说过,我们要等待一个重要的发现。” “这个发现就在超导转变温度之前,检测到交流重力场强达到最高值。” 虽然已经听王浩说了,但再听其他人说起,吴晖和周敏华还是感到很惊讶。 周敏华问道,“也就是说,王教授的研究等的就是这个消息?” “对!” 刘云利用力点头,“现在有了消息,对方还公布了主要元素的信息,我相信王教授的研究一定会有很大进展。” 他说的非常有信心。 周敏华、吴晖同时也期待起来,交流重力和超导机制研究的大进展? 具体是什么? ...... 王浩的研究确实有了很大的进展,他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个消息。 之前的研究一直卡在微观形态的缺口部分论证上,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公布了混合气体主要元素成分。 这就够了 他就可以通过。 代入主要元素成分,来完善缺口部分的数学构架。 其中有的元素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元素则会起到关键作用。 因为相关的计算非常复杂,他不可能带入所有的元素去计算,而且元素的组合是不一样的,可以形成的形态有很多。 现在则只需要通过相对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完成剩余部分的数学工作。 看着系统任务上的灵感值,王浩也知道自己的研究已经完成。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难度:S)。】 【灵感值:103。】 他马上消耗了100点灵感值,脑中的信息顿时形成了一条通路。 王浩开始了最后缺口部分的构架工作。 最后缺口部分的数学构架工作,第一步就是根据给定的元素做出计算,随后确定了符合整体定义的元素组合。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 之后就可以根据符合定义的元素组合来侧面的对缺口部分的几何构架进行描述,而这一部分工作,还是需要其他人来一起完成。 王浩自己也能够完成,但他对于代数几何以及拓扑学研究没有那么深入,所完成的工作可能就会有些不完善。 他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的去完善。 所以,他马上重新召集了所有人,一起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后续还要去写论文和研究报告,还是需要大家一起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的。 于此同时。 比尔卡尔正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的,他回到了水木大学有一段时间了,结果又发现了之前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任何灵感。 研究、纯数学研究,是非常需要灵感的,他在和王浩一起做半拓扑的研究同时,也会去思考自己的研究,偶尔就会有一些灵感,可每当回到水木大学以后,灵感仿佛都离自己而去了。 这让比尔卡尔感觉非常郁闷。 于是他每天在教学工作之余,就干脆去数学中心找其他人讨论问题,希望能够从讨论中获得一些灵感。 _o_m 比尔卡尔想的很简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