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与有荣焉地感觉。 偶尔,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我也会尽我的所能为他们解答。渐渐地,这开始不像是一家三口的外出旅游,反而越发地像是一场专业的学术研讨会议了。 当然,面对古埃及如此灿烂又个性鲜明的文明,仅仅一个开罗并不足以窥见它的全貌。受到时间的限制,在逛完了埃及博物馆后,第二天我们便不得不启程,前往吉萨。任何一个到达了埃及的游客,都不会错过吉萨大金字塔,即便是考古学家亦不能免俗。 “古埃及真是不输于我国的伟大文明……”看着面前需要仰头才能看到顶端的巨大金字塔,我妈感慨道。而我爸正拿着他的相机,兴致勃勃地为金字塔上的石砖拍着照片。 我失笑,我爸对于古代建筑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难得出一次国,他也依然专注于去拍摄那些来自异域的奇妙建筑,而非人像。 我们又随着人群走进了金字塔的内部,金字塔里虽然闷热,但比起帝王谷中还是要凉爽上不少。加上此时游客稀少,金字塔里那低矮有狭窄的走道便显得容易行走地多了。沿路只有零星地几个游客,他们爬到很吃力,看到我们三人轻易便超过了他们,都投来了讶异地目光。 不过我们都专注于脚下的路以及走道两侧的壁画,对于旁人的目光并没有太过在意。这是一条陡峭着向上的走道,低矮又狭窄的空间则加剧了它的难行程度,若是身量高一些的游客,甚至需要微微弯腰才能行走在期间。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没来得及走到顶部,就草草地结束了自己这趟金字塔旅程。当走道渐渐接近终点,这条道路上终于也只剩下了我们三个人。 这条道路的终点通向了胡夫的花岗岩墓室,再往上,则是墓室内的减压石以及通风口。这座建造于中王国时期的金字塔不论是墓室还有走廊都由光滑的巨大岩石砌成,石头与石头之间的接缝也十分紧密。 而金字塔上端的两条通风口甚至有着十分精确的角度,能够保证猎户座的三颗恒星每天都会从通风口的上端通过。 身为后人我们无从想象,当时的工匠与奴隶是如何在极为有限的技术支持下,完成了这项伟大又艰巨的浩大工程的。 但是毫无疑问,胡夫金字塔代表了当时技术的最高水平。 我为父母讲解着我们眼前的墓室减压石,这是位于国王墓室顶上的一个五层巨大花岗石顶棚,四层为平顶,只有最上一层为坡顶。这个特殊的结构使得整个国王的墓室有20多米的高度。而之所以采用这个结构,则是因为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的分散来自塔顶的重量,承受上部巨大的负荷,保护墓室。 也许对于许多慕名希望看到更多宏伟奇观的普通游客而言,在金字塔的外部留下自己的合影要远比在内部这样逼仄的空间里行走要有意思的多。但对于我们一家三口而言,此时弯着腰挤在一处,对着这些古人遗留下来的痕迹小声的说着自己的见解,反而是一件无比有趣的事情。 我们的脚步在吉萨稍作了停留,又沿着尼罗河朝着古代的上埃及行去。囿于假期的时间所限,我们的行程几乎与那些来埃及观光旅游一样赶。我们无法像那些19世纪前来埃及度假疗养的欧洲贵族一样,租上一艘平底双桅的达哈比亚船屋,花上一整年的时间在尼罗河上悠闲的漂流。 说起来也真是惭愧,我直到今天才发觉,这个我所热爱的文明与国度,原来我从不曾静下心细细地欣赏过它的美。 而就在我的这种夹杂的遗憾的繁忙中,父母回国的日子正在一天天的接近,我们又到了即将分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