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儿在厢房门外听着叔嫂几人的对话,心里也想,小林两个小小年纪,想问题可比他当年这般大的时候强得太多了。既和求学的环境有关,也有和巧姐儿自小讲的这些故事有关系吧? 到了开考前两日,赵子山就驾着马车来接王林两个。这也是赵娘子的意思,小舅子在自己姐夫家里去考场,总也便宜。 小刘氏带着家里的一些农家菜蔬,也跟着一起去了。倒不是信不着赵娘子照顾自己的儿子,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外孙子。 王林临上马车的时候,笑嘻嘻对哥哥嫂嫂道,“你们在家等我们的好消喜。” 王竹无奈,伸手拉着弟弟上车,“你倒是个会吹牛的。” 王林坐上车,笑嘻嘻道,“吹牛的最高境界,是说出的话成了现实。” 王竹咧咧嘴,笑道,“行,只要你吹得高兴。” 巧姐儿笑道,“这可不是吹牛,他这是心中有成算的。” 王林一行人离家足足五日,在第六日头上一早,板儿一早就和王狗儿去了京城,去接家里的考生。这也是一早就和小刘氏约好的日子,两兄弟归家,总要等赵子林考完试。 巧姐儿在家里等着,还和老刘氏和平儿猜测,赵子林和青姐儿没准会带着孩子回来。 这大半年,赵子林忙于备考,青姐儿因着孩子又离不开家,两个孩子也不好照看,就只等娘家人去看她。可不会趁着这机会,和夫婿抱着孩子回家住几天? 结果巧姐儿所想不差,老刘氏看到青姐儿跳下马车,连连说巧姐儿是个料事如神的。听得板儿都不好意思了,直说换个人儿也是猜得到的。 赵子林几个下了马车,王狗儿和板儿父子前后脚去后院儿安置,这也是去年家里的马配了驹子,如今小马也可拉车了,王家的两辆马车才能同时去接人。 小刘氏一行人进了屋子,巧姐儿和小刘氏抱着孩子,青姐儿和赵子林给老刘氏和平儿见了礼。 老刘氏高兴笑道,“这回能在家里多住几日了。” 青姐儿笑着点头,赵子林嘴上开始陪起不是来。也只说全是因着他的拖累,累得青姐儿不好回娘家。 平儿帮着打了一句圆场,也只说娃娃太小,也不好来回折腾。 巧姐儿怀里的胖下子早在巧姐儿怀里待不住了,巧姐儿只得抱着他去炕边儿,把他放到炕里,小家伙生龙活虎就爬了起来。 小刘氏怀里这个小闺女见着,伸着小胳膊咧着小嘴儿就要开嚎。小刘氏也只得把她也放到炕里,坐在炕边儿看着两个孩子爬。 “可淘气了,就他们俩,醒了除了吃喝,就没个老实时候,没两个人都看不过来。”青姐儿抱怨,语气里却全是疼爱。 赵子林在一边儿歉意地看看青姐儿,只也不言语。 老刘氏笑道,“就这会儿的孩儿才难带着,等几岁上能到处跑了,也就省事儿了。” 平儿走到炕边儿去稀罕孩子,听了老刘氏这话只道,“孩子离了娘,娘就牵心一辈子。” 老刘氏也坐到炕边儿去看孩子,巧姐儿出了屋子去厨房泡茶给他们。 青姐儿跟了出来,看着巧姐儿烧水,低低地嘟囔了一句,“姥姥见老了些。” 巧姐儿一愣,心里不愿意承认老刘氏这两年的身子老的更快了些。哪怕巧姐儿总用心准备一些补身子的汤水,只岁月催人老,人无奈天寿至。 巧姐儿终是叹了口气,“等孩子大些,让你哥一年里多接你几次,老人家见到那两个小的,多高兴?” 青姐儿咬着嘴唇,“就是娃娃太小了,要不然我自己就能回来。” 巧姐儿摇头,“能回也不能总折腾,娃娃小,生魂弱得很,都是先天的魂儿,最是怕惊着。除了自己家里人,还是少见外人。” 青姐儿点点头,“原来还有这回事儿,这个我虽不懂,也明白小孩儿给折腾病了,就为了我回娘家,没得给娘家瓜落吃。” 巧姐儿看着青姐儿,心说果然是出嫁的人了,这心思就比在家时候细密很多。 巧姐儿摇头,“也是为你,再者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两个孩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青姐儿笑着点头,只说自己命好,家里都是,明白体贴的,也不拿这个挑她和赵子林的礼数。 巧姐儿听了好笑,问青姐儿,“你这可是给你自家男人找补不成?” 青姐儿笑着,没言语,只帮着巧姐儿泡了茶,自己端着往正房里去了。 巧姐儿看着竹筐子里板儿买的各种食材,在心中掂量了一下午饭做哪几道菜。 水煮鱼,锅包肉,红烧排骨,京酱肉丝,小白菜炒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