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穿的衣服却不太像。 顾景星不着痕迹打量的目光突然顿住了,这边一位容貌不那么锋利的少年脑袋上扣着的瓜皮帽底下是不是长着头发的? 意识到这点,顾景星心头像是被狠狠砸下一块巨石般,疼而沉重。 虽然他打量的目光不明显,苏辰还是注意到了。 这就是顾景星? 苏辰没有见过顾景星本人,但知道曹寅有个血缘上的亲舅舅是他。 康熙十七年诏各省都抚推荐鸿儒时,苏辰看见了顾景星的名字。 而他在前世,便知道顾景星这个人。 顾景星,明朝崇祯时蕲州人,因战火顾家人一度流离,后又回到祖籍江苏昆山定居。这个人在文学上没有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他的方面也没有贡献。 但他和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有关,就注定他会被人从历史纸堆中翻找出来加以研究。 红学家们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考证到顾景星这个人。 康熙十八年顾景星给曹寅诗集《荔草轩》作序,中用“李白赠高五诗,谓其声价动天门”来称赞曹寅。而李白的《赠高五诗》原文是这样的“贤甥即明月,身价动天门”。 二十一年之时,顾景星又做《怀子清诗》,其中有一句“深惭路车赠,近苦塞鸿疏”。 “路车”典出《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承黄。”【1】 便有人因此怀疑曹寅和顾景星的身份。 如果说这两处顾景星诗文中暗示的舅甥关系可能还可用“巧合”来解释,那么康熙四十年,曹寅顾景星去世十四年后所写的《舅氏顾赤方先生拥图书记》,更是直接表明两人关系的一个线索。 在古代,舅氏可不是随便能用客气称呼解释的。 苏辰前世看到类似的分析文章,后来也查过不少相关考证,基本上他是相信曹寅和顾景星的甥舅关系的。 而曹寅生母,根据顾家人留下来的诗文考证,大约就是在顾家人两次逃亡中和家人失散,后被曹玺带至江宁织造任上,才与当时定居在江苏昆山的顾家人有了重逢的机会。 有的人甚至认为,《红楼梦》中香菱的原型,就是顾家这一位在逃亡途中与家人失散了的顾家小女。 康熙十八,顾景星被荐举入京,途中坠车伤到腿骨,当时有人进谗言说顾景星是故意受伤只为躲避朝廷的征召。 因为在当时被引荐的读书人中,故意生病或摔伤躲避征召是常见操作。 曹寅亲自到乾清宫去解释,言说顾景星的确是年纪大了不小心坠车,本来摔得不重,但也不知怎么就骨折了。 “其实,顾景星是奴才生母那边的兄长,两年前奴才去江宁看望父亲的时候,在生母的安排下见了外祖家众人一面。因此对于此次的征召,奴才舅舅绝对没有任何躲避的想法。” 康熙十六年曹寅的确去过江宁一趟,回来后并没有隐瞒和顾景星的见面。 只是甥舅一节,他没有敢立即跟康熙表明。 他们说这件事的时候,苏辰是在跟前的,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又见证了历史,他当时一方面感慨红楼学者们考证的准确性,一方面便想着如果阿玛要训斥曹寅的话他会帮忙求情。 不过令苏辰没想到的时候,当时他阿玛听了曹寅的澄清,不仅没有丝毫不满,还非常高兴,叮嘱曹寅可以和顾景星多多来往。 只是要顾及孙氏的面子,让他们在外不要公开甥舅这层关系。 顾景星才华不太高,但也算是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文人,因着他和曹寅的关系,康熙便没有留任顾景星,而是放他在外。 早两年,顾景星都在顾家祖籍江苏昆山活动,通信中给曹寅引荐了不少江南名士。 二十年曹寅来江宁给他父亲曹玺办理完丧事之后,康熙就没让他回去,叫他协理江宁织造事务兼侍奉嫡母孙氏。 曹寅领会了皇上的意思,在江宁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在舅舅顾景星的带领下,差不多已经聚集起一个江南文人圈。 不理会他的人自然有,但更多的明遗民和拒不出仕的士人,对于和曹寅的来往都没有那么反感。 可以说,顾景星是曹寅能够深入到江南士人中的一个媒介。 因此对于小心打量他的顾景星,苏辰回以一个友好的笑容。 顾景星本来只觉这小友有趣,待听到子清说:“我当年给你送的那些骨折伤药,都是这位小兄弟帮忙准备的。对了,他叫苏辰,关系熟络的都喊一声大爷。” 送药,苏辰,大爷。 当这个词语连接在一起的时候,顾景星瞬间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