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秦:穿越赵高,遇到重生秦始皇
  4. 第32章 荀圣亲传?不好意思,谁不是呢?
设置

第32章 荀圣亲传?不好意思,谁不是呢?(1 / 2)


孔鲋道出此行的真正目的:

“听说阁下的‘新法家’要汲取百家之所长。”

“我儒家精义浩繁如烟,担心阁下无从着手,我等八人愿尽绵薄之力。”

他与淳于越的想法如出一辙。

既然赵高不愿意“独尊儒术”,那他就来帮赵高“独尊儒术”。

让赵高口中的“新法家”,变得似法似儒,如法如儒。

别觉得这个很难。

其实,自“百家争鸣”之后,百家之间早已相互借鉴融合,很多内容都有了趋同性。

百家从儒家这里汲取营养,儒家也学习百家,不断创新进步。

比如墨家与儒家都讲求“爱”与“和平”。

儒家讲“仁者爱人”,而墨家则直接“兼爱”。

孔子有“天下大同”,墨子也有“非攻”之说。

还有,儒家与道家亦然,都有民本思想,和以道德为基础的治国理念。

至于法家,儒家荀子的隆礼重法也对韩非子产生了影响。

所以,想要“新法家”,到处充满儒家的影子,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新法家”不论是“外法内儒”,还是“儒皮法骨”,都无所谓。

只要儒家文化主体不失,并占据正统地位,百年之后,鸠占鹊巢也犹未可知。

孔鲋对儒家文化渗透性有着极强的信心。

孔鲋的想法确实不错,而且完全有可能实现。

因为后世已有实证。

后世汉武帝刘彻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儒皮法骨。

儒家为表皮,法家才是治国之内核。

可汉武帝清楚这一点,其他汉朝皇帝就未必能明白了。

譬如,汉元帝刘奭就完全被儒家文化给影响了。

导致忘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真正含义。

以至于,其父汉昭帝刘询恨铁不成钢说了句:“乱我汉家天下者,太子也”。

汉昭帝他是一直都明白,治理天下,当霸王道杂之。

也因此,汉宣帝治理下的大汉,国力最强,版图最大,远超汉武帝时期。

史称“宣帝中兴”。

儒家文化的渗透性太厉害,不是其他皇帝弱,而是汉武帝和汉宣帝太强。

毕竟儒家里面的封建礼教,太适合封建君主维护统治了。

赵高看着孔鲋,故作诧异道:

“你这话我怎么听得这么耳熟啊,好像某个姓淳于的家伙也说过类似的话。”

赵高笑着继续道:

“这就不劳烦你操心了,儒家典籍确实多如烟海,但我已有李丞相相助。”

“想必你也当知道,李丞相可是荀圣亲传。”

赵高话一说完,浮丘伯直接不屑道:

“李斯也算我儒家之人?也配称荀圣亲传?”

哟?这位儒生竟连李斯都不放在眼里?

不对,他这是连荀子都没放在眼里啊!

赵高不由好奇道:

“汝是何人,在这口出什么狂言?”

刚才叔孙通的介绍,赵高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见赵高竟然不记得才刚介绍过的自己的名字,没好气道:

“在下浮丘伯。”

说完又补充一句,道:

“乃荀圣亲传!”

李斯是荀圣亲传?

不好意思。

谁不是呢?

赵高闻言惊讶,难以置信道:

“你说什么?你也是荀圣亲传?”

原来此人并不是看不上荀子,就只是觉得李斯作为法家之人,不配代表儒家。

浮丘伯哼了一声,指向身边的毛亨与张苍两人,道:

“何止是我,此二人皆是荀圣亲传。”

赵高顺势看去,他没想到荀圣亲传的人数还不少。

他之前还以为,就只有韩非子与李斯两人呢。

其实,这想想也不可能。

当年孔子收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

就算条件严苛点,亲传弟子不算那三千,也有七十二人。

而荀子身为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弟子自然也不会少。

况且其还三次担任齐稷下学宫祭酒,弟子学生只怕更多。

“失敬失敬,没想到三位竟是李丞相师兄弟。”

赵高稍微重视起来。

咦?

说话的这位叫什么名字来着?

还有旁边两人的名字又叫啥来着?

赵高转头又将浮丘伯、毛亨和张苍三人的名字给忘了。

其实,说是同门师兄弟,但这三人认识李斯,李斯也不见得认识他们。

赵高自以为是地以为眼前三人只是小角色。

赵高语气和气起来道:

“就算李丞相真的力有不逮,不还有我赵高吗?”

孔鲋、浮丘伯等人腹诽:你还不如李斯呢。

赵高也没在意这些人的眼神,继续道:

“在下熟读,不,精通儒家经典,必定会将其中精义且合适的部分融入‘新法家’之中。”

“简而言之,就是取其精,去其糟粕,并且我已经整理出一大部分了。”

孔鲋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