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北宋的日常
  4. 第25章 交易与科举
设置

第25章 交易与科举(2 / 3)


回答:“就是要彰显美德,使家族和睦。”

刘崇信又问:“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何义?”

李然说:“要谨慎修身,长久修行,使家族和睦有序,贤明者辅佐,由近及远。”

“修身与家族?”

刘崇信神色严肃,品味含义,起身作揖:“多谢赐教!”

北宋流行的《尚书》版本,是汉代孔安国传的《尚书孔传》。其注解繁杂,抠字眼阐述含义。

李然的回答,有朱熹注解的影子。

朱熹不抠字眼,从修身和家族关系阐述,简洁明了。

“不客气。” 李然微笑回礼。

“修身,家族……” 刘崇信喃喃自语,结合这两点,回忆《尚书》内容,发现不少句子可据此理解。

他越想越激动,起身踱步,几乎要手舞足蹈。

得到 “修身与家族” 的启发,对刘崇信来说,比买极品毛笔更重要。

王大婆和林婉清见刘崇信这样,很是惊讶。

在她们心中,刘三郎才高八斗,是本地有名才子。可李相公几句话,就让刘三郎失态,李相公得多有学问啊!

兴奋许久,刘崇信才坐下,压制激动:“李兄……”

“叫我大郎就行。” 李然接受这个称呼。

刘崇信问:“大郎师从哪位大儒?”

李然说:“我从小四处奔波,启蒙是父亲教的。儒家经典,各处所学,自己琢磨。”

刘崇信更佩服:“大郎无师自通,我自愧不如!”

刘崇信让林婉清拿来《论语》《中庸》,打算逐句请教,获取更多新解。

李然起身抱拳:“三郎君,太晚了。”

“对,是我鲁莽了,” 刘崇信连忙起身告辞,“大郎休息,明日再来请教!”

李然说:“慢走。”

刘崇信看向桌子:“这支毛笔,我明日带钱来取,卖田的白契也一并送来。”

“不着急。” 李然是真不急,反正已经把对方忽悠住了。

刘崇信又说:“我有个好友,是济州通判相公家的公子。明日约好一起上山游玩,不知大郎愿否同往?”

通判家的公子?

当然要去!

李然神色淡定,一脸正气,毫无慕权贵之色:“乐意至极。”

刘崇信带着家仆离开,婆媳俩送出门,回屋后,对李家父子更尊敬了。

大才子啊,如果能一直教佑哥儿……

刘崇信撑伞回家,一路上兴奋不已,既有买笔之喜,更有获新知之快。

至于同窗遗孀的传闻,刘崇信已不信。

雨天路滑,一不小心,摔得满身是泥。

他也不换衣服,径直走向父亲书房。

老刘员外正在点灯看书,看了眼儿子身上的泥:“回来了?”

“办妥了。” 刘崇信说。

老刘员外说:“今晚就办好,看来那对父子有本事,把你说服了。”

刘崇信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李家父子不是坏人。就算是坏人,凭他们的才学,没必要骗村民。特别是小李书生,只两句,就让我佩服。”

老刘员外做过县尉,但学问有限,考举人都难,问:“真这么有学问?”

“学问大着呢,” 刘崇信极力称赞,“我在东阳县求学,遇到不少老师。济州那些名儒,也是按旧注解《尚书》。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可谁提到‘修身与家族’?”

老刘员外说:“这不难理解啊。”

刘崇信说:“能理解是一回事,能说出来是另一回事。不把《尚书》钻研透,怎会有此见解?越简单的词,越精妙,正所谓大巧若拙。”

老刘员外明白了:“你是说,整个济州的老师,都不如这少年有学问?”

“也不一定,‘修身与家族’,或许是他偶然所得。” 刘崇信说。

“他想科举当官?” 老刘员外又问。

刘崇信说:“是,还让我作保。”

老刘员外沉思:“既然这样,几块山地送他又何妨?考不上科举,也就几亩薄地,我们没损失。等二郎(刘二公子)回来,让他帮忙办户籍。老夫人寿宴,也请李家父子坐里面,别和普通人一起。”

“父亲英明。” 刘崇信对父亲安排很佩服。

老刘员外告诫:“别看我们在村里势大,出了东阳县不算什么。你要与人为善,别结仇。村西那个无赖,自称刘大员外,欺压百姓,四处树敌,勾结土匪,私贩盐铁,迟早家破人亡!”

他年轻时也狠辣,多年前惹到硬茬,辞去县尉回村。

从此,修身养性,善待乡邻,有了好名声。

“父亲说得对。” 刘崇信说。

老刘员外又问:“昨天忘了问你,陈秀才愿来我们家教书吗?”

刘崇信说:“我去请过,陈秀才愿意,但要求高。每月俸禄三贯,每年还要额外束脩。”

“他想钱想疯了!” 老刘员外生气。

刘崇信说:“我们这里偏,我问了不少先生,有本事的要么不来,要么要价高。父亲给的报酬,能请到老师,但学问我看不上。”

老刘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