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威风凛凛,拿起那宝贝一瞧。三尖两刃,寒光闪闪,似有灵韵,此乃神器三尖两刃刀,威力无穷!啪…… 我先喝口水。”
第二天傍晚,天还没黑,村民们就陆续赶来。
甚至有人顾不上吃饭,捧着饭碗就来,就怕错过精彩故事。
如今虽已近农忙,但还不算太忙。
再过些日子可就不行了,摘茶、种高粱或粟米、收麦子、种稻、春蚕吐丝…… 各种农活接踵而至,日夜忙碌,哪还有闲工夫听故事?
今天讲到二郎神大闹东海,村民们都听呆了。
那可是东海龙宫啊!
林婉清端来一碗茶水,递给嗓子干渴的李然:“二郎,先喝茶。”
李然接过,喝了一口,差点喷出来。
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宋代的茶有三种,即片茶、散茶和腊茶。
散茶算是大众饮品,外形和后世茶叶相似,可直接用开水冲泡。但这是蒸制而成,不是炒制的,苦涩味没去掉,口感实在差。
真正的宋代富人,只喝片茶和腊茶,制作工序繁杂,价格高昂,味道清香。
见李然表情怪异,林婉清有些尴尬。
她误会了,以为李家父子以前是富贵之人,所以喝不惯便宜的散茶。可片茶和腊茶太贵,她根本买不起,甚至有些自卑。
自卑,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李相公。
李相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以前富贵,而她只是个乡下寡妇。
“哈哈,这茶水真有劲儿,” 李然笑着又喝一口,“开始觉得苦,再喝有回甘,挺特别。”
林婉清听了,这才高兴起来,尽管知道这是安慰话。
李然继续讲,讲到二郎神闯入地府,强改生死簿,保杨氏一族平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时间很晚了,明天还要劳作,可有些村民还是不愿走。
实在是太精彩了,二郎神本领高强,先镇住东海龙族,又威慑十殿阎王。这种事,他们从没听过,想都不敢想。
结尾留了个悬念,说东海龙王上天告状,求玉皇大帝主持公道。
玉帝会怎么处置二郎神呢?
村民们心痒,恨不得李书生通宵讲完。
“散了,散了,明日再讲。” 李然回屋休息,村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
等大家都走了,王大婆端来茶水,悄悄问:“二郎,二郎神会被玉帝抓吗?”
李然对听众都一样:“老夫人明日便知。”
王大婆心里急,不好再问,回屋去了,满脑子都是故事。
不一会儿,李国强提着水桶进来,没好气地说:“李二少爷,洗脚水来了,快洗脚。”
“辛苦您了,爸。” 李然嬉皮笑脸。
李国强告诫:“下次自己打水,我们慢了,林娘子就来送水了。”
“我今天说书忙,忘了。” 李然解释。
李国强抱怨:“你讲《西游记》就好好讲,别乱扯。说我在大漠寻宝就算了,还说我去过鲛人国,在仙山遇见仙人。”
李然正经地说:“这是抬高您身份。一来能减少绯闻影响,二来为您推广农业技术助力。您那些技术,包括土豆和南瓜,都可以说是仙人传授的。村民迷信,讲别的没用,他们更信仙人。”
李国强想了想,点头:“也对,这样做事方便。”
李然突然问:“林娘子泡的茶,您喝了吗?”
“喝了,苦能接受,涩味太重。” 李国强评价。
李然问:“你们农学院有茶叶专业吗?”
“有茶学系。” 李国强说。
李然追问:“您对宋茶了解多少?”
“不太了解,和同事聊过,” 李国强回忆,“蒸茶在明代被淘汰,新中国为了出口创汇,又启用蒸茶法,主要出口日本、苏联等国。但国内市场小,蒸茶一直不火。”
李然说:“我不好意思问林娘子,是不是所有宋茶都这味。不过古书里说,宋茶似乎不加料也清香。”
李国强恰好知道:“这是技术问题。现代蒸茶技术改进了,用科学方法,涩味减少很多,宋茶没这水平。我们院茶学系参与过技术革新,那时我还是副教授。听同事说,宋茶分档次。低档的就是散茶,平民喝的。高档茶工序复杂,价格高,能去除涩味。”
李然思考着说:“也就是说,炒茶代替蒸茶,是让茶叶走向大众的过程。让没涩味的茶价格降下来,制作更简单,不再是富人专享。”
“炒茶还能减少采茶的人力。” 李国强补充。
李然问:“采茶环节也有不同?”
李国强说:“制茶工艺不同嘛。宋代采茶,早上九点前就得结束,要的是带露水的茶芽。后来采茶,九点才开始,因为带露水的茶叶炒制时会受损。所以宋茶采茶时间短,需要更多采茶工。”
李然一拍手:“我明白了,为啥宋诗里写采茶场景,常常是成百上千人一起。这河东山区,因为底层茶农逃走,采茶人手不足,有些茶场主只能缩小规模,甚至因交不起重税,茶山都荒废了。”
李国强对宋茶也就知道这些,毕竟不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