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提前预料到以彭山虎的实力,竟然奈何不了一队小小的中原护卫。
根本没有人想到从中渔利,哪怕他们的行动非常缓慢,等到其他马匪接到消息,再把手下集中起来……更关键的是还要在犹豫中下定决心前来一战,人家已经跑到了距离大夏关隘非常近的距离。
谁敢不犹豫?
以他们的实力,面对彭山虎的全力进攻,敢说稳操胜券的,放眼整个西北都不超过三支马匪,人家彭山虎被打崩了,等闲没点儿自信,再冲上来不是送么?
他们经过一场大战,或许真的消耗了许多的精力和底牌,可是同样也缴获了非常多的兵器军械,而且此行肯定有很多寒之国的战士和役夫跟随,只要有兵器,他们便能成为最直接的战士。
西北之地民风尚武,大多会些武艺,他们冲杀上去,面对的很可能已经不止是“一小队中原护卫”而已了。
而且,大夏王朝的反应比他们预想中更加迅速。
确切地说,是李玄月对于魏华清的表现早有关注,特意发出密旨,交待边军一定要派兵接应他们。
北寒宫过去便是大夏王朝最忠实的盟友,一起对抗大晋等势力的压力。之后他们虽然出现摇摆,但随着魏华清说服北寒宫,再次派出如此大规模的商队来到大夏,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波澜。
李玄月接到奏报之后大喜过望,甚至还主动给礼部些面子,肯定了他们稳定寒之中盟友态度方面的努力。
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派出重臣,妥善地把这支商队以及随行的北寒宫的使者接至国都。
朝廷公卿也非常意外。
之前他们差点儿逼得北寒宫跳反到大晋王朝的一边,确实是极大的失策。
然而,此刻不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女帝陛下竟然通过自己的方式便稳住了这个西北极重要的盟友。
而且,大夏王朝也确实非常需要他们提供的矿石。
此事上,外朝与女帝态度都是一致的,他们万不敢在此事上给女帝使什么花招,老老实实地按着女帝陛下的吩咐,派出正经的使团前去迎接。
李玄月在朝廷之上赚足了面子,心情非常不错,然后便收到了玄茵的奏报。
南海之地,已经被他们发现暗中策应海寇的世家,竟然多达十六家!
而且这些世家全都有门生故吏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势力盘根错结。
李玄茵把青田县和卢氏的暗中调查直接上禀,同时自然也附上了唐宋的意见。希望女帝陛下能在朝堂之上,下令彻查这些世家,若不把他们连根拔起,那么青田县水军与海寇交战之时,时刻都会面临被内奸出卖军情的隐患。
李玄月接到这份奏报,又惊又怒。
怒的自然是这些士大夫世家,皆为大夏子民,而且还饱读圣贤之书,竟然为了些小利益便置家国大义于不顾。
惊的则是牵扯到了这么多的世家,恐怕不是一句简单的法办便能了事。
现在,他们还只是靠着引蛇出洞,通过攻击海寇来试探出了某些世家的“行动诡秘难测”,但这并不是确凿的证据。
若只是以此为由,在朝廷之上掀起清算,直接铲除十六家颇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必定会召至朝臣们的激烈反应,后果难料。
可是,通过之前那么多次的事情,李玄月的心里对于唐宋的判断有着非常的信心。
哪怕只是一些怀疑,李玄月的心里已经可以肯定,这十六家世家必定有很大的问题。
作为大夏女帝,若是自己对他们的行为不闻不问,继续放纵,又岂能对得起前线撕杀的将士,岂能对得起他们李氏皇族的威严。
李玄月决定,先在朝堂之上试探一下众臣的反应,同时也派使者持密书给李玄茵,让她配合着唐宋,查出更多的证据。
……
“我这个前线大将,还真是没有面子呢……”
唐宋得知了李玄月的反应,略带几分自嘲地笑了起来。
李玄茵赶紧劝抚:“怎么会呢?你在前线多么能打,我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只是皇姐她做事情向来不能由得自己,我虽然不太懂朝政之事,但也知道姐姐一直是很难的。”
唐宋其实心中还是有些怨气的。
自己一力出战,甚至远赴海外,屡次以弱势兵力对抗强大的海寇,虽然出发点是为了青田县,但同时也是在为大夏王朝而战,为大夏去除海上边患。
结果朝廷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
现在可是战时,但凡有通敌嫌疑的哪怕不要直接法办,将之斩草除根,至少也要控制起来,甚至把他们底层办事的人员抓住拷问一翻,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加有力的线索。
现在却因为士大夫之间的“情谊”,士大夫的骄傲,不能直接动他们。
可是,看到李玄茵的样子,唐宋心中的怒意还是消散了许多,反过来安抚起了李玄茵。
“好了,这事跟你又没什么关系,并不是因为你才不能动那些坏蛋。”
“你姐姐不是说,现在要多找到确实的证据,才能对付他们吗?那咱们就继续狠打海寇,看看这些世家最终的态度如何。”
李玄茵不解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