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利心里暗自思忖,扩大饲料厂势在必行,否则就是放弃现在的大好局面,现在他持股10%,意味着投资200万元,在资金上有些困难;郑晓强三年前已经归还了闻晴转让股份时的欠款,加上齐艳玲也是厂级领导,工资和奖金很高,两人现在手里有存款,郑晓强有5%的股份,需要投资100万元,家里还是有这个钱,心中微定。
三天后,大家再次坐下,柳泉、王建国、谭元芳、郑晓强、马书记认下自己的股份,徐胜利只拿出100万元、汪国樟只拿出50万元,云林镇放弃增资,剩下资金由闻晴兜底,她出了1150万元,这样他们徐胜利和汪国樟的股份分别为7.77%和3.88%,玉林镇政府股份下降至8.4%,闻晴的股份增加,其他人的股份没有改变。
一周后,大家完成资金转账,徐胜利办理了股份变更手续,饲料厂的股份结构就是:闻晴45.04%、柳泉、王建国各10%、玉林镇政府8.4%、徐胜利7.77%、马书记、谭元芳、郑晓强各5%,汪国樟3.88%。
大家一致决定先去松江建第三家生产基地,主要是松江与皖省、鲁省等产粮区不远,与平京基地、鲁东基地形成一个三角形,辐射整个华北、华东,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进口粮食做原料,确保具有成本优势,当然饲料厂和养猪场、养鸡场没有建在松江市区,而是在松江北边的太仓,这边地价便宜,运输也方便,太仓基地的建设工作由徐胜利亲自负责。
徐胜利去到太仓,找到当地政府,说明了办理了饲料厂的想法,他们已经有两个生产基地,都给当地带去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政府比较支持,很快就完成了公司的注册手续,按照当地的地价,买下150亩地,由于优惠政策和税费减免,所花费用比早前估计的少了20%。
长夏饲料厂和鲁东的厂都是他一手修建的,徐胜利经验丰富,回到京城,找到胡师傅,现在胡师傅已经退居幕后,轻易不出面,但是老当益壮,胡定则接下父亲的班,现在是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他们也多次合作。
胡定则带队去了太仓,设计厂房、养猪场、养鸡场,胡师傅也跟去了,亲自坐镇,指挥工人们做前期准备工作,又在当地招聘了一些小工,饲料厂先开始动工。
太仓饲料厂占地70亩,动工建设的消息很快传播开去,饲料生产设备厂家闻讯而来,徐胜利从中选择了几家,把资料送给闻晴定夺,闻晴按照技术最先进、价格最便宜的原则,订购了生产设备。
闻晴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饲料厂,因此,购买设备的时找到了正在平安电动自行车厂做实验的苏教授,问及能否在饲料厂使用工业机器人?
苏教授给她普及了机器人的概念,工业机器人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人形的设备,而是代替人手操作,完成一些危险工作,或者完成一些人不方便做的工作的自动化设备,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现在正在开发冲压机器人。
饲料厂有很多搬运、搅拌、传输工作,可以使用搬运机器人,其他使用现有的设备就可以了,闻晴把饲料厂的生产线设计图传给了苏教授。
苏教授本身就是自动化专业的教授,看见饲料厂生产线的设计图就知道闻晴他们的目的,他花了三天时间重新修改了设计图,适当引入搬运机器人,对闻晴的设计的生产线进行了优化,让生产线变得更安全高效。
闻晴感谢了苏教授,给他寄10万元钱作为设计费,又给黄厂长打电话订购了几台搬运机器人,让他去找苏教授拿产品的设计稿。
以前饲料厂原料的混合搅拌和熟化烘干两个程序是在一起的,很容易出现糊化,后来改成搅拌后倒入旋转熟化、烘干设备,工人在搬运时十分费力费时,现在使用机器人搬运,可直接把搅拌好的材料倒入烘干设备了,当然,也包装生产线末端也可以使用搬运机器人搬运粮食和饲料。
按照机器人的动线,闻晴提醒徐胜利重新规划车间布局。
七个月后,太仓饲料厂厂房、厂区修建完毕,开始安装设备,闻晴邀请了苏教授现场指导,自己也从京城赶了过来,共同组装生产线,同时给厂里开发了电脑控制和监控系统。
太仓饲料厂建好后,闻晴马上开始修建养猪场,她们买了150亩土地,饲料厂占了70亩,这边的养猪场占80亩,面积与京苑养猪场差不多,布局也相似。
养猪场三个月就建设完成,剩下的就是招人、买猪仔,开始运作。
在太仓,闻晴尝试着与当地肉联厂合作,合资生产火腿肠等肉类制品,但是当地的肉联厂有自己的合作对象,同时对长夏食品集团进入本地市场,担心市场竞争更激烈,比较排斥长夏公司的合作建议,闻晴索性收购了一家民营食品厂。
这家食品厂原本主要生产糖果糕点,基本上是个手工作坊,闻晴接手食品厂后,对厂子进行了改造升级,充实了生产设备,不再生产普通的水果糖,而是购买了新的设备生产巧克力,也不再生产糕点,而是生产肉制品、豆腐制品,主要是她前世十分喜欢吃辣条,这样食品厂的生产线扩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