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直接表达不满。大院中的住户,因他的性格而对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好感度飙升。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陈言这种毫不掩饰的直言,其中不乏持有不同意见者。易中海便是其中之一,他对于大院和谐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几乎可说是他个人的功劳。多年来,他利用自身作为大爷爷的身份与权威,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方针处理各类事务,尽量避免冲突的发生,确保大院内和睦相处成为常态。
这种方法看似温和,却让许多人心怀不满而又无可奈何,他们表面上顺应易中海,内心却对此抱有异议。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不免好奇,面对易中海的调和之术,陈言将如何应对。
正如大家的预料,易中海首先站出来发声:“陈言啊,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言语如此尖酸呢?”
他选择使用“大过年的”、“来都来了”、“还是个孩子”等常用和稀泥的表达方式,加上一句“低头不见抬头见”,试图缓和气氛。然而,易中海并未料到陈言并非他想象中那么好相与。
听到易中海的话,陈言只是点头表示认同,但紧接着,他指了指地上的贾张氏,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人怎么会躺在人家门口?我只听说狗才会这么做。”
接着,他继续道:“既然如此,那我可没有把贾张氏当作邻居,又谈何低头不见抬头见呢?你们呢?”陈言的话语并未停歇,在场的人们听到这里,开始互相交换眼神,随后爆发出一阵笑声:“没有!”
易中海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外界普遍认为二大爷刘海中才是权力的象征,但事实上,易中海同样渴望着权力与控制,只不过他选择了更为低调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由于刘海中和阎埠贵等人的存在,并未构成对他大爷爷地位的实质威胁,易中海平时总是以和善的形象示人,从未与他人争执或争夺资源。他深谙“上善若水,上争不争”的智慧,正是这种不争的态度,使得他的位置在过去几年里保持着稳固的地位。
“陈言,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挑起群众的对立情绪,制造大院内的矛盾?”易中海紧紧盯着陈言,语气中充满了警觉。
陈言摇了摇头,认真解释道:“大爷爷,我并没有这样的意图,只是因为贾张氏的行为太过分。如果不是她来找我麻烦,我怎会这样回应呢?”
易中海的眼神变得复杂,最终决定采取行动,从解决贾张氏的问题入手……
他来到贾张氏身旁,语气严肃地说道:\"贾张氏,赶快起身,你的举动太过分了,再这么下去,岂不让人瞧不起?\"
贾张氏冷笑回应道:\"姓易的,若不是我的孩子需要动手术,你还能拿我怎么样?换做是你孙子手指要断,我看你早就发狂了吧!\"
尽管贾张氏身体状态不佳,但她对人性的洞察力却依旧敏锐。易中海,对她来说不过是戏弄的对象罢了。
试图贾张氏的企图,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一次,他不仅在陈言那里碰壁,还在这次事件中遭受了贾张氏的公开羞辱,感觉面子扫地。
然而,正当局面似乎即将失控之际,一阵熟悉的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传来。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聋老太太拄着拐杖,从后院缓缓步入中院。
\"贾家的丫头,快起来,否则老身我就动手了!\"
聋老太太举起拐杖,准备向贾张氏挥去。在这个院子里,除了聋老太太,没有人能被称为贾张氏的\"丫头\"。她是院子里最年长的长辈,比易中海、刘海中和贾张氏都要年长一代。加之她是五保户,深受尊敬,院子里的人对她的话无不敬从。
然而,贾张氏今天似乎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陈言家门口闹个不停。她并不担心时间的问题,有的是耐心等待。
\"聋老太太,我可以站起来,但是你得让陈言给我一百块钱!\"
贾张氏毫不客气地提出要求。在平时,这个数目或许只需要几十块就能达成。但现在,她的养老金被盗,她必须要求更多。
从棒梗手术费用中节省下来的二十余块,显然不足以解决她的养老问题。听到贾张氏的诉求,院子里顿时议论纷纷。
在那个年代,轧钢厂的正式工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而学徒甚至只有十来块。贾张氏的狮子大开口,相当于一个月薪近四百元的正式工,这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太过分了,贾家丫头!\"
聋老太太挥动拐杖,显得有些不悦。聋老太太的不满,也让傻柱感到了不快。尽管他曾偏向于贾家,但那是因为秦淮茹,而不是贾张氏。他对贾张氏始终没有好感,甚至有些厌恶。
\"贾张氏,你别仗势欺人,聋老太太都已经表态了,你还不肯让步?\"
面对贾张氏的闭目不语,装作听不见,大家也只能无奈地摇头。他们仿佛是在说:你这泼妇,不怕天不怕地,连老人都敢欺负!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既然贾张氏躺在陈言家门口,就没有人能轻易干涉。她虽年事已高,但只要不违法乱纪,报警也没有意义。如果有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