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本初后寨战况如何?”
3人面面相觑,刘备颓然1叹。
“若非云长,我命休矣!”
董昭指着渡口旁1处凉棚,吩咐亲兵护卫4周后,便与3人安坐于棚下。
刘备将那1晚之事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他们3人正奋力突围之时骤然听得1声大喝。
“敌将休走!”
声音刚落,1人1马,便如神兵天降1般杀至3人近前。
刘备失声惊呼:“云长!云长欲杀我乎?”
那人陡然1震,难以置信地看向铁甲及半张脸已被鲜血染红、颌下微须的刘备。
“主公!主公何以在此?”
淳于琼急声道:“此非叙旧之所!我等当速速突围!”
刘备扬起手:“且慢!仲简兄,云长既在此,我等必可突围,何不趁此混战良机,尽焚粮草辎重?”
淳于琼当机立断,其人唤来自己的本部司马,喝道。
“速将粮草辎重营帐点燃!其后随我等突围!”
于是乎,随着数股大火照亮天际,后寨很快化为1片火海。
在关羽掩护之下,淳于琼、刘备和魏延,这才得以突围。
也因这熊熊大火,淳于琼仅能带1部亲卫骑兵突围。
想起赵旻的话,淳于琼不顾刘备等人劝阻,执意向濮阳城而来。
结果…
淳于琼做出了其人有生以来最英明的决断。
他顺便救了刘备等3人。
因为曹操及其人麾下,见淳于琼等人慌不择路之下向东逃去,便皆未做阻拦,而是在因火势蔓延造成的混乱之中,大声呼喝,指挥兵卒避开火势。
董昭听得哈哈大笑。
“淳于仲简亦宿将也,何以打开寨门出兵迎敌?据寨固守岂不妙哉?”
刘备叹道:“仲简兄见为首之将乃云长,欲说服云长临阵倒戈也。”
董昭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片刻后方才努力止住笑,向3人作揖致歉。
“荒谬!荒谬绝伦!云长无兵,云长所率之兵皆为曹孟德部曲,焉能随云长背主?”
关羽抚须长叹1声,默然不语。
实情的确如此。
曹操看似器重关羽,却始终不分给关羽部曲,其人防备之心,关羽又如何不知?
董昭饶有兴致地看向刘备。
“玄德,若某所料不差,后寨恐有5十万斛粮草?”
刘备再次长叹,眼中满是惋惜。
“公仁兄,不止5十万斛,黎阳之粮草,几乎尽皆屯于后寨,故而后寨有近6十万斛粮草。
幸而子龙多次遣部曲押运粮草至本寨,否则…唉!”
董昭捋须大笑。
“如此说来,后寨大火后,曹孟德而今兵卒当所剩无几乎?”
关羽忍不住道:“以关某视之,曹孟德之兵卒,而今尚可战者,至多1万5千也!”
刘备摇摇头:“云长谬矣!如此火势,又有袁军阻拦,恐仅余万人可战。故而,曹孟德而今,惟有据寨固守耳!”
本书中官渡之战,若无赵云,袁绍恐怕要输。其人即便不输,也将是1场险胜。
曹操、荀攸、贾诩加郭嘉的威力,确实非同小可。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另外两条佐证如下:
其1是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该条材料出自《献帝纪》。对袁曹1类的僭越者,刘艾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此语悖慢至极,不见于《3国志》。
沮授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献帝纪》
然则,袁绍周边不是乌桓、鲜卑、扶余,就是黑山贼和匈奴,其人“挟天子”能号令谁?
是这些杂胡认大汉天子,还是褚飞燕这个反贼尊天子?
哦,号令兖州曹老板?
呵呵。
曹操阵营中,关于“如何利用天子谋取霸业”有两条出处。其1是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其2是毛玠的“奉天子以讨不臣”。
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魏书十荀彧传》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魏书十2毛玠传》
辞令上看,荀彧为柔、属王道;毛玠为刚,属霸道。但措辞均比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蔼得多。
实际在《3国志》中,“挟天子”之语出自诸葛亮,用来骂辱曹操。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蜀书5诸葛亮传》
考虑到《献帝纪》作者刘艾曾在长安担任过侍中(190-195),系时事亲历者。颇疑陈寿此处是利用诸葛亮的“叙事视角”,来影射曹操的不臣之心。
换言之,在时人笔下,袁曹1丘之貉,均是“借王道之名(奉主上)、谋霸道之实(挟天子)”的野心家罢了。
其2是荀彧“度绍不能成大事”。
荀彧投曹,本传称其“认为袁绍终无所成”。在《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1文中,则被引申为“荀彧看出袁绍有不臣之心”,故出奔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