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4. 第68章 第68章
设置

第68章 第68章(2 / 4)


,把他的工位安排在那里。从此他就过上了无险可守、提心吊胆的摸鱼(划掉)科研生活。

虽然他切老板键能切得跟触电一样快,但架不住导师以有心算无心,总是鸟悄儿进来,然后若无其事地从他身边经过,害他每每深陷于“被抓”和“没被抓”的叠加态——就像那只既死又活的薛定谔的猫。

倒不是他一整天光想着摸鱼,但谁敢保证自己上班上课一整天都专心致志不摸手机不开小差的站出来我看看!

所以,这个位置确非常人可以驾驭啊!邓迫深以为苦,对季知行那个易守难攻的堡垒羡慕得口水与泪水俱下。

办公室最里面,季知行背靠着墙正对着电脑读文献做笔记。

科研圈有句玩笑话:日看论文300篇,不会科研也会编!高霄教授也要求学生们实验和文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大家通常会在每天实验开始前脑子还冷静的时候,在办公室里读文献或整理实验资料。

季知行虽然有学习系统里的知识宝库,但当然也需要及时补充各大期刊的论文以掌握科研领域的发展脉络、追踪同类课题的研究动态。

在三级升四级时,季知行同样要求系统对他的大脑进行扫描,最突出的结论是他现在左右脑的连通性是常人的3倍,能高速交换信息,不断进行多线程多任务处理。所以他在文献的时候,效率相当之高。

文献篇目并不是高霄教授指定的,而是大家根据需要自己去搜索去分析。每周的组会上,高霄教授会随机点几个学生把上一周看的文献解析一遍。

每当遇到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季知行就会记下来,回去再补充。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结合文献与系统里的课程,算是初步摸清了量子物理的大概脉络与实验室科研方向涉及到的基本知识。

季知行进实验室第二个月第一周的组会上,高霄教授终于点到他的名字。

“来!知行,叫他们见识见识!”

面对18双审视的眼睛,季知行也不怯场,走到前面将优盘插进多媒体设备里,然后几次双击,打开了一份PPT。

哇哦!邓迫在心里小小地尖叫了一声。季知行打开的那个文件夹里有精读和泛读两个子文件夹,点开的精读文件夹里就有17篇文献。而他刚才分明看见上层文件夹写着上一周的日期,也就是说季知行上周精读的文献就有17篇,而泛读的数量不清楚,但估计也不会比精读的少。

邓迫默默无语两行泪,他平均两三天一篇,叶诗这个博士一天最多也只能看一篇,而季知行这是什么离谱的效率?!

邓迫能看到的,其他人当然也看到了,都在心里暗暗咋舌。这要是换成他们实验室里其他人,他们当场就要开始起哄说是面子工程。但站那上面的是季知行,大家对这种效率就有三分相信七分怀疑。

在用大部分时间旁观实验之外,还能平均一天精读两三篇、泛读N篇,季知行是真的看明白那些论文了吗?要是NS方程相关的那他们肯定相信,可这是他亲口说过没什么基础的量子物理啊!

季知行解析的第一篇论文是《teshtfield》,即《反聚束光场量子态的减光子压缩相干态操纵》。这是上个月发表在《物理报道》(orts)的论文。

“首先,本文的核心是通过操作光子湮灭算符构造了减光子压缩相干态,在反聚束效应的实验环境下利用HBT装置测量该制备光场的二阶关联函数……”

“实验引入非高斯性的方法,利用归一化诱导扣除一定数量的光子,数值模拟证实此态可以增强纠缠和隐形传态保真度……”

所有人的眼神由将信将疑渐渐变为震惊,从季知行的讲述与解析完全可以看出他对论文领悟之深。

最开始总结的论文核心也就罢了,毕竟即使是文科生,如果拿理科论文当题做也能归纳出中心思想。但后面对实验的分析就很考验物理素质了。

举凡条件设置、变量设置以及工况设置都解析得仿佛历历在目,论文中反映试验结果的各种散点图、MAP图、拟合曲线图也都描述得一清二楚。

当季知行讲完一篇的时候,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高霄教授点点其他人又点点季知行,虽然没有直说,但那意思就是“看看别人家的学生吧啦吧啦……”

他好像还生怕大家不够服气,又对季知行说道:“你再具体讲讲实验方案。”

大家看季知行立马带着同情,从论文结果倒推实验方案,那相当于给人一瓶饮料,叫人喝完了倒推这瓶饮料的全部生产工艺。

如果论文里有描述还罢了,但这篇论文明显因篇幅所限仅保留研究方法而略去了实验方案。导师叫季知行讲实验方案真的不是在为难他吗?以前在组会上也没问过这么难的问题啊!

季知行倒不觉得有什么好为难的,这篇论文的内容并不算太深奥,他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超出他知识面太多的论文他只是浏览泛读,留待以后学得深了再精读。而现阶段挑出来精读的都是符合他当前理解能力的。

优秀的学习能力与长期培养出来的自学习惯使得他在读论文时总爱将每个概念吃透个三四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