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父可敌国
  4. 第353章 还得问专家
设置

第353章 还得问专家(1 / 2)


什么叫说话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到人心坎上。

老六把小马哥的经典台词,用在这两位有相似处境的昔日大佬身上,就是绝杀。

两人果然不再推辞,都磕头表示,愿意加入市舶司。

“哈哈好!”朱桢高兴的站起身,亲自拉起两人道:“从今日起,两位便是市舶司的海运委员了。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市舶司做大做强!相信我,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们两家一定能重现昔日辉煌。”

“是。”两人自然他说什么都应着。

“来来,坐下说话。”朱桢终于招呼两人就坐。之前他们一直是站着回话的。

他将眼下的情况简单介绍一番,重点提到了即将举行的镇江大会。然后指着韩宜可道:

“但说实话,我和师兄都是外行,二位行家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不用有任何顾虑。”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是殿下在考校他们的水平。哪敢不拿出点儿真本事来?

沉思片刻后,顾元臣先开口道:“恕微臣直言,殿下召集江南大户开大会,有用是肯定有用,但也不要抱太大期望。”

“怎么讲?”楚王不动声色问道。

“因为海上贸易跟陆上贸易不同。路上贸易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而海上贸易,是参与的人越少越好。”顾元臣沉声道:“最理想的状态,是海上只有一家。这时候,利润可以最大,成本可以最低,办什么事也可以最高效。”

“哦……”朱桢登时来了兴致道:“这说法新鲜,还是头回听。”

“殿下,老顾说的在理。”一旁的沈荣也附和道:“因为海上贸易,是建立在暴利的基础上的。海上风波险恶,弄不好就会翻船。还有瘴气、海盗、番夷……都随时会要人命。如果没有暴利,谁愿意冒着重重危险,远涉重洋?”

“有道理。”朱桢点头笑道:“不怕二位笑话,本王只知道海上贸易赚钱,却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赚钱。”

“就以日本为例吧。”沈荣便道:“那个岛夷国什么都缺,却盛产金银。所以寒家以前就是专做日本生意的。

“唐朝时,他们从我国学会了织绢纻锦缎,却不会制生丝。若海上不通,则无丝可织。所以每百斤价银五六百两……”

“多少?”韩宜可震惊的叫一声,赶忙向殿下告罪。

“很夸张?”朱桢问他。

“很夸张。”韩宜可道:“在江南,最贵的是湖丝,每百斤也不会超过银一百两。”

“我艹……”朱桢也忍不住爆了粗口,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大明,搞走私可以赚到百分之五百的利润……他们能干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放开了想去吧!

~~

“但这是我一家垄断的情况,要是有两家一起,我家的利润一定会受影响。因为相对国内的大量生产,海外的市场终究小很多。那么对手为了更多的销售货物,抢占我的市场,就会主动降价。

“那些精明的日本大名也会利用对手,向我压价。最后我也只能跟进降价。这还是只有两家的情况,卖家越多,这种自相杀价的情况就越严重,暴利便不复存在。”沈荣接着道:“失去了暴利,海外贸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而且,海上有海盗,有倭寇,还有不友好的蛮夷国家,这些都需要费巨大的成本去摆平。参与的家数多了,各家都不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都希望坐享其成。结果就是……”沈荣顿一下,寻思该怎么形容。

“三个和尚没水吃?”朱桢接话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沈荣忙点头道:“总之分一杯羹的人越多,海上就越乱,海贸也越不赚钱。”

“所以原先,海商始终维持在六家。”顾元臣道:“任何想要加入的后来者,都会被六家联手拒之门外。”

“好家伙,上车焊死门。”朱桢对这种现象的理解,远比两人预想的好。

他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最初只有葡萄牙人能从亚洲运送胡椒回欧洲时,胡椒价格居高不下维持了近百年,葡萄牙人几代人赚得盆满钵满。

但当荷兰人、英国人相继打破葡萄牙人的封锁,也来到亚洲,也开始往欧洲贩运胡椒后,这种昂贵香料的价格很快持续暴跌,几年功夫便跌成了平价货,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东印度公司’破产……

看来海上贸易的游戏规则,跟自由贸易扯不上半点关系、

~~

“其实六家都嫌多了。”沈荣淡淡道:“每年要费大量的精力,划分航线,分摊费用,协调利益。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内耗十分巨大。”

“嗯。”朱桢点点头。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最好就吃独食了?”韩宜可皱眉问两人道。

“不是吃独食,而是海上只有我们一家的船。”两人忙向未来顶头上司解释道:“江南的大户和百姓,既可以为我们供货,也可以为我们在国内销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