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现代留过学
  4. 第两百五十八章 章惇求对
设置

第两百五十八章 章惇求对(2 / 3)


“今天天马坊的石炭,就已经是一百八十钱一石了!”

“两百三十五钱一石,洒家一石只赚三十五钱,很便宜了,要不汝之去城外天马坊买……”

司马光叹息一声,关上窗户。

他知道的,一石石炭要取暖还要做饭。

一个普通四口之家,要不了半个月就会烧完。

换而言之,一个月一个普通家庭取暖费就是四百甚至更多。

而百姓在冬天,本就赚不了太多钱。

唔……

也不对!

司马光想起了昨日晚上,他听范祖禹说的一个事情。

官家依然在命开封府,从民间征购麻袋。

以为储备,也做日后转运麦豆之用。

所以,汴京城有不少人家,哪怕在冬天也可以织麻袋补贴家用。

另外,官家还让开封府大量征购硝土。

就是各家厕所或者牲畜圈里的土料,开封府会专门根据硝土的质量给钱。

一般一石普通的硝土,也能卖不少钱。

若是熬成硝,价格据说会翻倍的涨。

这也多少算是个财路。

而那些硝土则全部送去了专一制造军器局。

据说官家命沈括,深切研究火器。

这硝土、硝石就是火器必不可少的东西。

就和胶革、皮筋一般。

想着这些,司马光就感慨着:“真不愧是仁圣天子也!”

一个既愿意给百姓好处,同时也肯罢废那些倍克之法的少主。

此外,这位陛下还礼贤下士,愿意听取大臣谏言。

确实是他能想象的最完美的天子模型。

正这样想着,他的儿子司马康,就兴冲冲的来到他面前,拜道:“大人……天子遣使来也……”

司马光听了,立刻站起来,吩咐:“快快为老夫准备朝服、香案……”

他以为,天子准备传召他入宫独对。

可惜,等天使来了,宣读完旨意后,司马光多少有些失望。

但他还是恭恭敬敬的接了旨意。

“官家可有话要和老臣说?”司马光带着希望问着,那位宣读完旨意的天子近臣。

便听着对方道:“好叫相公知晓,昨日大家听了相公入京的消息后,便已吩咐要赐第,以显国朝褒扬儒臣,优容元老之制……”

“今日请了两宫慈圣旨意,便命某来传旨了!”

“某来前,大家还叮嘱了某,说:司马公乃是先帝元老,天下名士,切不可怠慢!”

司马光听完,面朝福宁殿再拜谢恩:“官家隆恩,老臣感激涕零!”

虽说没有立刻传召独对的旨意。

但这份心,却让司马光备受振奋。

“官家是支持吾的……”司马光在心中说着。

只要有官家支持,他就可以和都堂上的小人们做斗争。

司马光被圣旨赐第的事情,立刻就在都堂和中书传开了。

虽然宰执赐第很常见。

可尚未拜宰执就赐第,就有些罕见了。

韩绛得知了事情后,就开始想起来了。

“赐第昭庆坊?”

“官家圣意,究竟为何?”

昭庆坊,虽然是很多士大夫大臣,都喜欢的地方。

却不是传统的宰执赐第之地。

宰执赐第,一般都是在御街两侧,而且一般越靠近皇城,就越受重视。

而昭庆坊就离得有些远了。

每天上朝,得从土市子那边过来。

司马光年纪也大了,天天骑马,顶着寒风上朝?

他能经得起几次寒风?

当然,司马光可以请求天子,赐他肩舆。

问题是,除了致仕宰执,谁肯要天子赐肩舆?

而且,以韩绛对司马光的了解,他很清楚,司马光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抬着他去上朝的——以人为畜,非君子所为!

所以啊……

真是伤脑筋的呢!

韩绛想着,就看到了从令厅出来的章惇。

两人对视一笑,都明白了彼此如今在想的事情。

如今,韩绛和章惇,倒是成了这都堂上的搭档。

特别是役法调整之后,开始对青苗法进行检讨。

章惇就以其在这方面的权威给韩绛背书。

正是在章惇的极力支持,吕公著的配合下,都堂才在前不久通过了设立青苗法检讨司的省劄。

此事,引起了不少新党大臣的非议和攻击——他们觉得,青苗法已经至善至美,那里需要修改?

调整一下几条法令不就得了。

但真正清楚实情的人却都知道,青苗法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官员的好与坏。

遇到好官,青苗法就是善法。

可以发挥它真正救济百姓,鼓励农桑的特点。

然而,一旦遇到坏官,甚至只是庸官,瞬间就是破家灭门的利器!

这也是王安石的很多法令的糟糕之处。

那个拗相公,一厢情愿的觉得天下官员素质都和他一样,也都能像他一般,轻易压服地方胥吏。

但事实却是——真正按照青苗法条例做事的官员少之又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