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css=tent_ul>
论能耐,还是太皇太后最厉害,一句话就把三个公主震住了。
宫里的人都知道,公主和亲去蒙古,基本就和惨画了等号。
虽然嫁到蒙古,公主们依然处在社会上层,但那里的生活习惯和京城大不一样。
蒙古干旱,物资匮乏。各种各样的蔬果吃不到了,衣裳料子没有宫里进贡的锦缎漂亮,制作首饰的工匠肯定也没有宫里的好,胭脂水粉茶叶熏香这些生活中常用的东西肯定要低一个档次,医疗条件也差很多。
物质上的缺失还能忍受,但精神上的孤独无法排解。
公主们十几岁就出嫁了,她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皇宫,第一次离家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身边没有亲人朋友,思念家乡又不能回去。
额驸是在蒙古长大,他从未接触过儒家教育,跟公主的共同话题也有限。
公主们说床前明月光,额驸可能接一句床头啥也没有,聊天都聊不到一块去,怎么培养感情?
太皇太后对三个公主说道:“娜仁的亲事是先帝定下来的,我们不能更改。当年娜仁离开京城,你们皇祖母哭得泪人似的。她以己度人,不忍心让公主们嫁得太远,所以请求皇上让公主们读书,将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是蒙古来求亲,我们就有理由拒绝了。公主们都有自己的公务,不能离开京城,若是想联姻,那便让额驸来京城定居。”
这个场合琪琪格当然不能缺席,听见太皇太后夸奖,琪琪格还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都是皇上一片慈父心肠。”
太皇太后笑道:“难得看见你谦虚,但是公主读书的事上,你确实出力最多。”
世人都是重男轻女的,儿女双全的嫔妃必定关心皇子,多过关心公主。若是公主远嫁,宫里的人哭两声,说一句可怜就完了。他们还得让公主感恩,说这是公主必须承担的责任,又有谁真正帮公主们想过解决的办法。
联姻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被送去联姻的公主们做出的牺牲有谁看到。太皇太后也有女儿,她们都被嫁到蒙古,如今只有一个女儿还活着。从私心讲,太皇太后很不希望公主们远嫁。
太皇太后看向三个公主神情冷漠,“听说你们皇祖母让你们说话做事前先念几句可笑的话,她没有坏心,不过是戏弄你们,让你们长记性。我做主,从今天开始,你们不必说那些可笑的话了。”
她又对钮祜禄氏和佟妃说:“以后不用逼着公主们读书,她们想学就学,不学就算了。”
言下之意,公主们爱学不学,反正读书不成还可以去联姻。
有人肯管自己,说明还有人在意,没人理会就代表着自己被放弃了。三个公主还说不出这个道理,但潜意识里开始恐慌。
三个公主站起身要道歉,太皇太后却不想听,她摆摆手,让她们退下。
公主们离开后,气氛有一点凝滞。太皇太后只跟娜仁聊天,根本不理别人。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直接把皇后和嫔妃都撵走了。
屋里就剩太皇太后,琪琪格和娜仁三个人,娜仁搂住太皇太后的胳膊撒娇。
“皇祖母威风不减当年,教导晚辈有方。若是当初您带我长大,我现在也是个才女了吧!”
太皇太后笑骂道:“你这孩子翻小账呢?你这是怪我没逼着你读书啊!”
娜仁装模作样地假哭,“是呢!当初皇祖母都不管我!”
琪琪格嫌弃地撇嘴,“你可拉倒吧!当初谁不让你读书了,是你自己天天逃课。小脑袋瓜像是被淤泥堵死的小河,谁都通不开。”
娜仁狡辩道:“我这是随了姨母,这是天赋问题,可怪不得我!”
“哎呦呦!你很会赖皮嘛!我又不是你亲娘,你还能赖到我身上?”
太皇太后笑呵呵地看着她们娘俩吵架,娜仁扭过头让她老人家评评理。
太皇太后开始装聋,“你们说什么?哎呀,我老了,耳朵不好使了,我听不见!”
娜仁无奈,她提高音量说道:“我说,皇祖母最好了,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祖母!”
太皇太后点头,“哦,这个我听见了!”
三个人一起放声大笑,太皇太后看了看时辰,她看时间不早了,让琪琪格领着娜仁回去休息。
“娜仁还怀着孕,不能劳累,她还得在京城多住些时日,咱们不急着把话在一天说完。”太皇太后又叮嘱琪琪格,“你最近少管那三个不懂事的公主,多陪陪娜仁。”
琪琪格连忙答应下来,然后领着娜仁回宫了。
咸安宫里,阿茹娜早就准备好了干净舒适的房间等待娜仁入住。
琪琪格兴致勃勃地给娜仁介绍屋子里的布置,“你回来也不提前捎信回来,时间匆忙,我只能尽量布置了。你看这铺盖,去年新弹的棉花,上好的锦缎。床帐上绣着瓶子和竹子,寓意着平平安安。妆奁是你以前用的,我一直收着让人仔细搭理,你用着也顺手。”
娜仁环视一周,看着屋里的摆设眼眶微酸。屋里的摆设照着她小时候的样子布置,有些细节娜仁都不记得了,但琪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