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面。燕王朱棣正在纵马狂奔。十几名亲随骑兵被他远远甩在身后。朱棣现在心急如焚,想要回京城见大哥最后一面。他的马体力耗尽,猛然间双腿跪地。
朱棣直接被甩到了地上。好在他是百战沙场之人,身子骨硬得很,又正值壮年,并无大碍。朱棣起身,直接抽出佩剑一剑刺死了那匹马。朱棣骂道:“才跑了半日就不行了。要你这畜生何用?”
朱棣的贴身太监马三保下马:“殿下,请换乘我的马吧。”
二十一岁的马三保本是伪元云南梁王帐下的色目兵后裔。十一年前,他以俘虏的身份被送往应天,净身为奴。马皇后大丧,诸藩王回京尽孝。洪武帝下旨挑选宫中太监到各藩王府侍候。朱棣选中了马三保。如今十年过去,他已成为朱棣最信任的心腹家奴。
朱棣换了马三保的坐骑,继续赶路。入夜,众人在野地里生火,休息打尖儿。
朱棣对马三保说:“三保,你的马怎么养的这么好?比我那匹上过战场的红棕马还有耐力。”
马三保答道:“殿下,养马如育儿。奴婢没了根,此生都不会有孩子,便将那匹马当成了孩子来养。每日喂它精选的细料,跟它聊天说话。时不时骑着它在北平城外跑一圈,锻炼它的体力。故而他的耐力要远胜于其他骏马。”
马三保追随朱棣时年仅十一岁,身世凄惨。朱棣冷酷、铁血的外表下,其实还隐藏着温情的一面。他早就将马三保当作了自己的弟弟,从不拿他当什么奴婢看待。
朱棣道:“你这么喜欢养马,等咱们回了北平,我升你做王府里的御马司管事。”
马三保连忙道:“谢殿下。不过,奴婢更想向殿下讨另一份差事。”
朱棣问:“什么差事?”
马三保道:“请殿下派奴婢去大沽口监督打造战船。船就像是海上的马。大海对船来说是可以纵横奔驰的草原。奴婢喜欢马,更喜欢船。”
马三保心理埋藏着一个秘密,从未示人。他是回人,回人信仰“至仁主”。而大明由于洪武帝出身游方僧的原因推崇佛教。故而这些被俘后为大明效力的回人都不敢表露自己的信仰。马三保还是孩童时就听父亲说起过,至仁主的圣地在数万里外的麦加。那个地方只能坐船漂洋过海而去。
马三保的父亲、祖父都曾长途跋涉,坐船前往圣地朝觐。马三保自小就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够追随父亲、祖父的脚印,去圣地朝觐。
故而他对船,特别是能够劈波斩浪的远洋大船有着浓厚的兴趣。
朱棣爽朗的答应了下来:“好,等回了北平,我就派你去大沽监督打造战船。”
马三保大喜过望,起身道:“多谢殿下。夜深了,奴婢带几个弟兄在附近值哨。殿下早些休息。”
道衍正在火堆上烤一块麦饼。朱棣问道衍:“大师精通以相识人。你觉得马三保这后生面相如何?是个什么样的人?”
道衍头也不抬的回答:“三保这孩子很单纯。没有贪心私欲。对殿下有着发自内心的忠诚。”
朱棣道:“唉,他身世太可怜了啊。十来岁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朝中人人都认为燕王爱打仗。其实,王八蛋才喜欢打仗呢!打仗就意味着血流成河,多少人埋骨他乡,多少人妻离子散、阴阳两隔。不过,有时候为了子孙后代,这一辈的人一定要替他们把该打的仗打完。”
道衍说:“以战止战乃是大智谋。所以我常说,殿下像极了圣上!我听到了一个消息。蓝玉撺掇朝廷百官上折子保举皇长子为储。圣上没有表态,只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在所有的皇子中,您最像他。”
朱棣惊讶:“这消息可靠么?难道说......”
道衍咬了一口麦饼,慢条斯理的说:“所以我之前跟您说过,您这趟进京,不要怕抢了您皇侄的储君之位。或许圣上本来就想把储君之位给您,何来争抢一说呢?皇长孙太年轻,不经事。他做了储君不一定是好事。历朝历代,最凶险的位置就是储君之位。只有您这样有大谋略的人才能坐得稳。”
朱棣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给太子奔丧要紧。其他的事以后再考虑吧。”
乾清宫大殿。
洪武帝深夜召见常歌。常歌还以为洪武帝要问他大丧卫戍事宜呢。哪曾想洪武帝开口便说出了一个让常歌震惊的消息:“朕听说,有人可能会行刺燕王。”
常歌心中惊讶:谁这么大的胆子?敢行刺大明的皇子藩王?蓝玉么?他胆子再大恐怕也不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圣上是听谁说的?
洪武帝话锋一转:“当然,只是可能而已。不过凡事小心为上,你立即带上一百名大汉将军,出京接应下燕王。另外燕王回京后的安全由你负责。他少了一根毫毛,朕拿你是问。”
常歌拱手:“微臣领命!”
常歌接了旨却没有走,欲言又止。
洪武帝问:“你还有事?”
常歌道:“圣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