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们都一致口诛蔡进。 蔡进却不管不顾,反而向太后列举了杨家的罪状。诸如贪腐、受贿罪等等十余条。事实上这些罪状士族之中又有哪家没有呢?反而杨家因为有杨秀的约束,在洛阳城中算是比较清廉的家族了。直到最后一条给杨家定了谋反罪名。 朝堂之上众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蔡进为了让自己昨晚的行动看起来有依据,给杨秀捏造的罪名罢了。洛阳城中没有一个家族愿意看到蔡进,可以随便灭人满门,于是开始纷纷讨伐他。 蔡进又接着上奏太后,“杨家的商铺田地人口,得之不正,就该还之于民。” 就在大家疑惑蔡进又要唱哪出戏时,他话头一转,“我提议把杨家的田地铺子尽数平分给朝堂之中除我家之外的八大国公。国公家受先帝封赏,定能承接皇恩,造福百姓,不像杨家不思皇恩,造反谋逆。” 田地以及其上耕种的佃户是士族的根基,杨家传世七代的四百年世家,积攒的根基平分给八家,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利益了。 如此朝堂之上,有半数人都安静了下来。只因大家都沾亲带旧,齐国公乔翊胜就是乔翊齐的亲大哥,明知道这是蔡进收买人的手段,此时却不敢冒着损失家族巨大利益的风险,反驳蔡进。 只有王俊乃是出身江东士族,又与杨秀是至交好友。此时见蔡进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做这种小人行径,用这种卑鄙手段,立刻大声呵斥起来,“杨秀乃是辅政大臣,若要治他的罪,必定要证据确凿,请太后定夺。无凭无据就灭了杨家满门,完全不把皇帝和太后放在眼里,我看你才是要造反了。” 说罢又转头对着沉默的众人说道,“他蔡进今天可以用这种法子对付杨家,明天也可以用这种法子对付你们!只为了眼前这一些利益就罔顾朝廷律法,助纣为虐,简直不当人子!” 众人其实心里都认同他说的话,但是也都不舍得放弃家族的利益,最后只作默默不语状。 蔡进看到只有王俊一个人不依不饶,瞥了他一眼,神态自若地叫人呈上了所谓的证据,据说是他昨日在杨秀书房中和二皇子身上查出来的信件。包括二皇子写给杨秀要求他帮助自己谋夺皇位的,也有杨秀写给二皇子觉得二皇子更适合做皇帝的。 几封书信,被朝臣和太后传阅。 “的确是二皇子的字迹。” “看着也像杨大人的字迹。” “这根本不是杨秀的字迹。”王俊刚翻了一下,就气愤地说道。 “是不是杨大人的字迹,满朝都认不出来,唯独你王大人认得出来吗?” “这的确不是杨大人的字迹,杨大人师从前朝书法大师李谭,体势古朴,笔风自然天成。而且杨大人章法茂密幽深、巧趣精细,结构布局错落有致,颇有耐人寻味的意趣。”乔翊齐也赞同王俊的说法,“而这张书信上的字,虽然与杨大人的字迹非常相似,也和杨大人一样书法上气力不散,应该颇有一番造诣。但其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给人精雕细琢之感。字体可以模仿,但是自己的行文习惯却很难改变。” 不少人听后纷纷再次拿起来这据说是杨秀写的书信, “的确与平日里见到的杨大人的字迹有些不同。” “刚才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果然不是杨大人的亲笔。” …… 眼看本该是走个流程的环节,如今竟然惹出了非议,蔡进有些恼怒,“杨大人既然请二皇子到了自己家,他二人定有密谋。况且这书信也不一定是他本人写的,别人代替不行吗?” 王俊气急,“谋逆造反乃是家族存亡的大事,又怎么会托人代写,简直是胡搅蛮缠!”说罢,还觉得用的词不够表达心中的气愤,又补充了一句“强词夺理!” 虽然蔡进的胡搅蛮缠叫人无从下手,但是明眼人都看出了这所谓的证据是有漏洞的。乔翊齐想起姜忻曾经对他说的关于太后的话,心想刚才既然没忍住帮了杨秀,今天只能把蔡进的气焰打下去,让八大国公自己主导瓜分杨家遗产的事情,才不至于让蔡进真的针对乔家,到时乔家利益受损是其次,朝廷之中再无人敢反抗蔡进才可怖。 便上禀太后,“杨大人和蔡大人一样是先帝的托孤重臣,先帝曾说过若遇事不决,可问太后。如今蔡进为独揽政权,构陷另一个辅政大臣,使得太后陛下只能依仗他一家之言。还请太后明鉴,为杨大人做主!” 太后的确听进了姜昕关于制衡之道的说法,但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对二皇子曾经被杨秀鼎力支持的事非常忌讳,这一次听说二皇子在杨家,内心深处的恐惧又被唤起,恍惚间又想到了先帝立太子时,朝中众人都支持二皇子,德妃之女玉婷公主还在自己面前扬言待二皇子登基,就把自己做成人彘。 回忆起那时自己经历的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