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开口。 “在那遥远的未来,还会有人记得我们的故事吗?” 回答政委同志的依旧是马拉申科那缓慢而坚定的点头。 “那时的人们依然坚信,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三个问题全部得到了坚定的回答,了却了最后心愿的政委同志躺在病榻之上,望着视线中陌生的天板、久久未能出声。 “谢谢你为了我们,为了这个本不属于你的时代做了这么多,谢谢你让更多血洒战场的战士、同志们,有了能与家人团圆重逢,亲眼见证胜利的机会。” “谢谢你所做的一切,马拉申科同志。” 不愿再躺倒在病榻上的政委同志试着坐起,却又因濒临崩溃的身体已经连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再支持,差点摔落下床。 眼疾手快的马拉申科离开病床旁的座位,一把将摇摇欲坠的政委同志揽进了怀里撑住,直到此时才终于发现政委同志已经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呼——” “我已经亲眼看到你走了这么远、这么高,这么超乎我想象的程度。足够了,足够了,这样就足够了.” “能再为我唱一次那首歌吗?你说那是你从遥远的未来所带来的,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调子。” 当轻哼着的曲调在耳畔间响起,强忍泪水的马拉申科终究将那熟悉的歌词再度唱出了口。 “经受过重重磨难,也经历过欢笑与泪水,我们终踏平了前路险阻,至于荣耀与功劳就归于上天吧。” “我们曾有的流金岁月,就留在古老的歌谣中吧,留在那迎面吹拂的微风中。” “为了让你傲立世界之林,为了你,祖国母亲。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了你,祖国母亲。” “我们终将载歌载舞,为了你,祖国母亲。为你高呼三声乌拉,为了你,祖国母亲。” 悠扬的歌声顺着病房的窗外飞向了夜空,飘出很远很远、直到天边,仿佛足以穿越时空。 “祖国啊,我永远是你的孩子。无论身在何方,你永远在我心中,我的祖国。” 已经没有了伴奏的一直唱至结束,余音穿过了病房的房门,在门外的长廊中久久回荡。 待到一直守候在病房外的同志们,循着渐落的歌声,轻启房门而入时。 看到的,是马拉申科紧紧怀抱着那已经安详闭上双眼的微笑面孔。 无需多余的话语,由一直守候在病房外的瓦图京带头,率先摘下头顶的大檐军帽,拉夫里年科、伊乌什金,还有整个177号车组紧随。 以及紧急从远东飞回,刚刚赶到的库尔巴洛夫与瓦洛沙一起。 无声的军礼在病房内整齐划一,亦如无声的泪水一般别无二致。 700万字写到现在,这两章大概是写着最难受、最困难的两章,前前后后了几乎一天去打磨,希望大伙也不要太难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