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图2s轰炸机编队先行投下的航空炸弹爆炸火光指引,紧随其后而来的佩8轰炸机编队,顺利找到了自己需要重点针对的目标。 500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足够炸毁成排成堆,跟靶子一样整齐码放在机场上的日军飞机。 但对于彻底破坏日军机场跑道、滑行道、停机位、机库等一整套体系加持下的航空作业能力而言,500公斤级的破坏力还不够。 至少在亲自申请调派来佩8的瓦图京眼里,这还不够。 “目标是日军跑道,解除挂架保险,投弹手准备。” 伴随着机长的一声令下,已经趴在投弹瞄准仪跟前的投弹手已经开始干活。 炸弹虽然有两颗,但是投弹的机会只有一次。 因为机身配平必须处在稳定状态的缘故,在左右两翼的翼根之下各挂一枚5吨煤气罐的佩8,必须要做到两枚炸弹同时投下。而不是一次只投一颗,进行两次轰炸。 如若不然,一侧机翼翼根比另一侧瞬间多出5吨重量导致的配重严重不平衡,足以让佩8这种大块头的飞行姿态顷刻间失稳,甚至于导致失控坠毁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轰炸机,更倾向于沿机身中轴线进行挂弹布局,因为这样搞至少不用考虑机身左右的两侧的配重平衡问题,可以拥有最大化的投弹次数进行多次轰炸。 但佩8的问题,在于那超大号的5吨煤气罐块头实在是过于巨硕。 往机腹内置弹舱里塞一枚进去,炸弹已经大到连机腹弹舱门都关不上,还不如直接把弹舱门卸了减点重量和阻力提升飞行性能。 机腹弹舱里撑死只装得下一枚5吨煤气罐,这属于佩8的早期设计遗留问题。 不是说不能改,只是要改的话实在动作太大、太费事,为了改出一架机腹弹舱内能容纳两颗煤气罐的佩8,还不如另起炉灶重新设计一架重型轰炸机来的高效。 所以佩8这种缝缝补补凑合用,在图4诞生之前充当技术验证与设计论证机的过渡型号,能有如今这般强悍战力已经相当不错且足够了,不应该也没必要再去奢求太多。 解除了挂架保险后的投弹权限已经到了投弹手手里,在主驾驶位上控制飞行姿态的机长只需保持机身稳定,给投弹手创造足够合适的投弹环境即可。 “好——了,搞定!就是你了,去吧!” 咔哒—— 伴随着投弹手的最终瞄准顺利完成,将十字线精准对到了目标正上方的一瞬间随即按下投弹按钮。 机体两侧翼根下的两枚5吨煤气罐同时脱离挂架,飞行重量瞬间少了10吨多的佩8立刻机身一抖,飞行高度顷刻间向上抬了好几米、速度大幅提升。 “该死苏卡!这种极限挂载方案每次投弹瞬间都像坐蹦床,我感觉我的屁股刚才都差点飞起来。” 后排副机长的口中骂骂咧咧、吐槽不已,前座上已经习惯了此种投弹感觉的机长不禁笑着开口。 “好了,又不是 新组建的战略轰炸机师有相当多的人员和技术装备,都是从原先柏林前线上的轰炸机部队抽调而来的,其中就包括了这架参与过对泽洛高地轰炸行动的佩8机组。 两颗重量级的大块头炸弹在半空中发出刺耳凄厉的尖锐呼啸,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姿态、不算长的彼此间间隔,朝着地面上已经在熊熊燃烧中的日军机场跑道直落而下。 各种被500公斤级航空炸弹摧毁的日军战机残骸还在喷射烈火,已经算规模不小的500公斤航弹弹坑里流淌着带火的航空燃油,烧得愈发旺盛像极了火山喷口。 也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两朵声势骇人的蘑菇云紧随其后便拔地而起、直冲天际。 轰隆—— 两颗5吨煤气罐落地一瞬间几乎是同时炸响,爆炸声连成一道不分彼此。 巨大的火球瞬间膨胀到足以完全遮断整条跑道的宽度,紧随其后便是速度快到肉眼可见的火光收缩、消散,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化作一朵漆黑擎天的蘑菇云留在原地。 这直冲天际的蘑菇云已经瞬间来到了超过30米的高度,且伴随着烟尘的蒸腾上升、进一步扩散,高度还在不断攀升当中进一步拉高。 所产生的破坏力更是达到了堪称夸张的程度。 两颗5吨煤气罐同时落下造成的最终打击效果,便是跑道上连续数个被500公斤级航弹开出来的弹坑,直接被连成了一体,并且更加巨大化。 待到蘑菇云逐渐消散到可以看清弹坑的程度之时,只见那机场跑道的正中央部分,已经开出了一个直径至少有50米的超巨型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