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算多,但确实有效的炮火准备砸碎了德国佬不少的技术兵器和防御工事,得以为马拉申科指挥的这场纵深突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也不是德国佬不想逃,就搁这儿傻愣着挨炸、智商欠费。 只是现在的德国佬已经没有足够的纵深来施展弹性防御了,尤其是对攻速极其快速、如闪电霹雳般来袭的领袖师面前就更是如此。 你说在阵地上留一定的守备部队,大部队稍微后撤躲避炮火准备然后再回来防守吧,原则上来说是可行的防御战术。 但现实问题是,你给阵地上留的守备部队少了,那撑不到大部队在炮火结束后回援,就会被攻速快如闪电的领袖师吃干抹净、彻底消灭。大部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连救人都不可能做到,甚至搞不好还会因为未能完全进入阵地展开,而被领袖师捎带着一块灭了。 德国佬已经吃过一次这种亏,一手弹性防御没打好,反而被马拉申科把握住机会来了个吃干抹净、连骨头渣子都不留,装逼不成反被艹。 阵地守备队连带回防主力被一起剥皮断骨吞了个干干净净,阵地也给丢了,到头来啥也没捞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也不是。用马拉申科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起上路也算死得其所,路上多少有个照应了”。 可你要给阵地上多留守备队,那照样还是解决不了这问题,而且违背了弹性防御的初衷。 伱弹性防御为的就是减少有生力量伤亡和可机动技术装备的损失,你不把主力尽可能撤下去回避炮火准备,反而尽量多留部队来尝试在炮火沐浴下抵挡敌人进攻,那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呢?有没有想过这么搞可能即守不住阵地还会损失极其巨大,最后啥也捞不到? 也许叫行为艺术也行吧,反正就这么回事。 但总之,这一来二去间确实给德国佬整得里外不是人,干啥啥不行、咋搞都不对。 索性到最后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弹性防御,在本就已经所剩无几的防御阵地上做殊死一搏、坚守到最后血战到底,这至少还能以理论上的最强防御姿态来迎击领袖师冲击,说不定能创造奇迹,这对德军指挥官而言完全是没有办法了的办法。 但这恰好也随了马拉申科的意,是马拉申科所能想到的最佳战场态势。 那些来得快、去得更快,只打一波全弹齐射就收工的喀秋莎和安德柳莎火箭炮,确实给予了阵地上全兵力防御的德军守备部队以极大的杀伤。 突击冲入德军阵地防区后的机械化步兵们,也是直到进去之后才发现,阵地上随处可见的德国佬火炮、履带\轮式车辆残骸,和各种断成碎块或几截的尸体简直不要太多,你说是开钢铁和血肉的共鸣尸体派对那也不算错,甚至可能比这程度还要更甚。 德国佬被柏林城外的泽洛高地所吸引,不顾一切地给这地方增援投入来巨大的守备兵力,却没能随兵力增长向外拓展防区面积,反而还被严重压缩防区所导致的兵力密度过高恶果已经呈现。 过高的防御兵力密度挨了炸就这么惨,你德国佬因自己的贪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巨大量投入增援部队却只搞保守主义防御的下场,就是眼前的此情此景,当然也怪不得别人、更和马拉申科与领袖师无关,纯属自己作的。 德国佬犯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大病,附带不切实际妄想综合症,但这不代表领袖师就会因病生怜、给对手以喘息或者说公平对决的机会。 恰恰相反,趁你病要你命的马拉申科只会落井下石,什么狗屁骑士精神一边玩儿蛋去。你既然天灵盖伸这么高送到老子面前来,那我手里这狼牙棒还他妈的等什么?洗干净脖子等死就完事了。 “顿河呼叫大鲟鱼,突击炮兵需补充弹药,请求交替支援火力增援。” 对于这种极为影响进攻持续性和火力连续性的情况,已经有所预见且做好了准备,不可能在同一问题上吃亏两次的马拉申科响应了无线电那头的要求,早已准备好的命令随即抄起送话器、脱口而出。 “大鲟鱼收到,交替支援火力马上就到,保持进攻强度!现有炮兵火力足够坚持到轮换交替,不要给敌人喘息之机!继续突击!” “顿河明白,继续突击!绝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完毕!” 在马拉申科的命令下达之时,按照着进攻时间表踩着时间准点到来的火箭突击营,已经喷射着浓郁的黑烟、驱使着沉重的躯体来到了战场一线。 这是领袖师目前、或者说全红军现役最强大的正面直瞄火力投射装备:tos-1火箭突击坦克。其强大的火力足以让任何敢于挡在其面前的地方地面单位,在弹指一挥间飞灰湮灭,不留一丝挣扎的痕迹,无比惊人的破坏力使得领袖师战士们赋予了其“陆地轰炸机”的美誉。 正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