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统帅,联军便无法得到统一指挥,宦官监军,不过是借君王之势,一朝得志,妄自指手画脚,啧,唐军焉能不败?” 他想想又在心里气闷,二十万大军啊!就这么白送了。李隆基是败家子,这唐肃宗也不遑多让。 咸阳。 嬴政瞳孔微张,属实是没想到还能来这么个操作,眼里闪过一丝不屑:“愚蠢!” 旁边的王翦和蒙氏兄弟设想一下自己在前方打仗,赵高在帐中当监军的样子,心里就是一凛,纷纷目露热切地盯着上首的君王:还是陛下好! 被看了三眼的嬴政一顿,随即明白过来,神情缓和了几分,开口道:“三位将军放心,我大秦必不会出现此等荒唐之事。” 北宋。 赵匡胤叹了口气:“鱼朝恩后来虽然被杀,此职作废,但宦官已成气焰,那甘露之变......不仅是藩镇难防,内廷的宦官也是一大祸患啊!” 明朝。 熟读这段历史的朱元璋也是摇头:“宦官本为内廷伺候之人,不该给予过大权力,因其一朝得志,难免为非作歹,那东汉的十常侍、唐朝的甘露变,都是殷鉴。” 朱标亦通读经史,如今听朱元璋这话,心头更是受教,当即开口安慰道:“父亲放心,我大明必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朱棣在一旁跟着点头:“是啊是啊,父皇和大哥教得好,我们大明才不学那些。” 见到两个儿子如此听话,朱元璋难得看到朱棣没有吹胡子瞪眼,只是冷着脸道:“知道就好。” 朱元璋对他老朱家的种还比较放心,让宦官做大这种事,一定不会发生在他的大明。 天宝年间。 郭子仪的满腔热血被浇了个透心凉:“怎会如此......”他难以置信地喃喃,二十万大军,竟是这样败了? 他第一次对高高在上的君王生出几分怨怼,尽管此时的他并不知晓那肃宗是谁。 【这一战,安史叛军差点又重新占据东都洛阳。唐军大败,官兵散亡,叛乱犹未平定,兵员急需补充,朝廷下令征兵。 当时的的杜甫从河南往华州赴任,一路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看到了道旁横骨、家室皆净、健妇持门;看到了新婚的妻子送别自己的丈夫,殷殷叮嘱“努力事戎行”; 看到“寂寞天宝后”,无家可归、再一次被征兵的独身汉独对空室,悲愤叹息;看到了“子孙阵亡尽”的老者告别垂老的妻子,毅然踏上兵戈之路...... 是的,奠定杜诗诗史地位的“三吏”、“三别”出现了!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他的诗里没有高轩风雅、仕途落寞、幽怨不平,只有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血泪,和虽则受尽苦楚,却仍在为自己的家园奔赴戎机的赤血丹心。 杜甫,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的诗人,出现了。】 楚棠将这几首诗都放了出来。滚动的屏幕上是宋体的小字,诸天万代的人都看到了被后世誉为“诗史”的杰作。 李世民通红着眼,仿佛透过水镜上的诗作,看到了那夜的石壕村,穿着官服的差役在夜色下征兵不绝,一个老翁仓皇之间逾墙躲藏,而他的老妻战战兢兢地开门,对官差陈述自己家中的惨状,最后竟是自己随军而去。 杜甫写得克制,诗中并没有自己的言语,只是单纯的叙事,可既解诗又通晓诸事的李世民岂能不懂? 老翁本不在兵役之列,一家三子,已有两个为国捐躯,唯剩老弱与孤儿寡母,诗中没有交代,但那老妇岂是自愿前往,分明是怕自己的儿媳被强征了去,忍惧顶替! 国家飘摇至此,竟使百姓涂炭。 李世民捂住眼,怆然落泪:“君王无德......对不起百姓。” 不只是他,长孙皇后、房玄龄、魏征等人亦是心神巨震。 杜甫的诗写得太好了!援笔作录,不写王朝将相,却是落笔到史书上只会寥寥几笔的普通百姓,写他们的经历、写他们的内心。这样的冲击,比史书来得更为强烈。 长孙皇后看着那首《新婚别》,同为女子,她更能感受到那位新妇的衷心。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从军本便是九死一生,更何况是这样的战乱之时,可是她却如此深明 大义, 劝丈夫“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是怎样的坚贞? 但,这样的新婚之别,本是可以避免的啊! 长孙皇后握紧李世民的手,不由得也落下泪来,又急又叹:“这些孩子,怎会这样荒唐?”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