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曝光中遭受损失的不只是奶站和乳业公司,同时还有大量养殖奶牛的奶农,奶站和乳业公司倒闭纯属活该,而奶农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无辜的,同时由于数量较大,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然后这份责任就又落到了完达山等乳业公司头上,既然是你们搞出来的事情,那么就由你们来收尾吧,必须把这些奶农稳住,不能让他们破产。
对此,李未早有准备,其实想让散养奶农生产的牛奶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并不难,只需要给奶牛喂养更好的牧草和饲料就可以了,当然这需要奶农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他们却不一定能拿出这笔钱来。
这时候,李未之前的布局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小额农业贷款服务迅速铺向各大奶源产地,民生还有信合联合给这些奶牛养殖户发放贷款,让他们有钱去购买惠农生产的奶牛专用饲料,从而提高牛奶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惠农接手奶站之后,也会提高原奶收购价格,让他们依旧有利可图。
而安农保险公司现在也已经正式成立,他们可以给奶牛养殖户提供保险服务,让他们安心地去办理贷款,就算养殖过程中出了意外,也有保险赔付作为保底,不至于让他们倾家荡产。
这就是金融配套的好处了,既然是市场经济,那就该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以减少养殖户的风险,让他们放心大胆地饲养奶牛。
但这些都是过度手段,国内的奶牛养殖业依旧需要完成从散养到集约化养殖的进化,这样才能保证牛奶的产量和质量,这种零散的养殖模式迟早都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不改变这种模式,中国人就没办法喝上足够多的好奶。
但是集约化养殖并不代表这些奶农就得失业,所以李未也推出了相应的服务,完达山可以给奶农提供培训,教授他们如何联合起来成立奶牛合作社,把几家、十几家的奶牛合到一起进行养殖,集合众人之力就能承担建设奶牛养殖场的成本,同时投入的钱多了,也能赚取更多利润。
想想看,你们养的奶牛变多了,养殖方法更加科学,那么是不是就能生产更多、质量更高的牛奶?卖到更多的钱?这笔账一点儿也不难算,大多数奶农也愿意扩大生产规模,就是缺乏资金和技术。
技术完全不用发愁,完达山的培训队伍每天都会在草原上给他们上课,在经营过程中也会随时为他们解决问题,还不用奶农们出培训费,等奶牛养殖场建成了,生产出牛奶之后卖给完达山就行了。
这同样是乳业公司和奶牛养殖户的合作,却跟之前有本质的区别,之前那些乳业公司什么管过技术方面的事情?就知道问奶农要牛奶;现在完达山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保证他们生产的牛奶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还会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不至于像之前一样,等三聚氰胺都开始泛滥了,乳业公司才后知后觉,甚至到最后都没有发现。
至于资金的问题依旧由金融配套体系来解决,完达山帮他们制定商业计划书,然后奶农们拿着计划书去找民生和信合争取农业贷款,银行看过计划书后,以他们的草场和奶牛为抵押,为他们发放贷款,让他们有钱可以去购买设备,建起更好更科学的奶牛养殖场。
同时还会缴纳保险金,从安农农业保险公司这里购买保险服务,这样就算有个万一,遇到疫病、雪灾等问题,也能拿到保险公司的赔付,依靠这些保险金,来年他们依旧可以东山再起,继续养殖奶牛赚钱。
如果有奶农不愿意继续从事养殖行业,打算去干点别的也行,他们可以选择把草场和奶牛卖给完达山,然后完达山自己来养这些奶牛;也可以将草场和奶牛租给完达山,以实物的形式入股,每年年底的时候领分红就对了。
这两种方式各有好处,第一种能够一次性拿到不少钱,他们可以拿着这笔钱去做生意或者干点别的;第二种则是细水长流,不用操心就能得到稳定的收入,最后总得加起来或许比第一种还要多。
奶站这种模式会被逐渐淘汰,一来多了中间环节影响乳业公司的利润,二来也无法保证原奶的质量,所以最终肯定会变成奶农和乳业公式直接对接;但是有许多在牛奶上赚了钱的老板依旧不甘心放弃这一行业。
李未也给他们准备了出路,他们可以合伙搞养殖场,这些人有资金、在地方上也有影响力,三五个人合伙就能撑起一家养殖场来,而完达山和惠农同样可以给他们提供从奶牛牛犊、养殖场设计到饲料供应、饲养指导再到牛奶收购的全套服务,只要他们最后把牛奶卖给完达山就行。
现代化养殖场是重资产行业,就算以完达山的体量肯定也没办法全部依靠自己的养殖场来供应原奶,所以和其它企业合作也是必然的事情,引入新的资金才能加快中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的进度,而这些人就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他们跟完达山、惠农合作同样也有好处,首先建设现代化养殖场肯定需要牛犊以及各种设备,他们自己去买先别说能不能买得到,就算可以也拿不到如此优惠的价格,毕竟大批量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