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北宋穿越指南
  4. 第1133章 1128【资本主义萌芽?】
设置

第1133章 1128【资本主义萌芽?】(2 / 3)


换为 。请牢记。 陈在庭也说不明白。

在场的其他官员,同样无法回答。

于是,他们赶紧找来一位棉纺场主。

那位棉纺场主姓胡,见到太上皇极为兴奋,详细解释说:“可能是气候问题,山东沿海的棉布,就比山东内陆的棉布质量更好。济南周边府县种棉花的极多,但那些府县在纺纱织布时,棉纱强力不够,短绒多,飞花多,断头多,条干差。棉纱粗细不匀,棉结也多,纺起来很慢。”

说完,又补了一句:“这种情况,距离海边越远越明显,而且到了冬天就更明显。自从江南棉布兴起之后,就稳稳压住山东棉布。山东棉布卖不起高价,便有棉商把山东棉花往江南运售,再把江南棉布运回北方售卖。”

听完这位棉纺场主的叙述,朱国祥大概猜到跟空气干冷有关。

山东棉纺织业想要发展,必须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否则山东只能沦为江南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地。就算突破了技术难题,由于增加纺织工序,成本也比江南这边更高。

更何况,江南还有出海优势,棉布在外销时更加便利,山东那边是竞争不过的。

当然,现阶段的大明棉布,还是以内销为主,国内还有大片的空白市场。

等今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棉布出口就会变得竞争激烈。棉农、棉商、布商、海商会形成利益共同体,迫切希望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

若是海外市场也趋于饱和,那就需要玩更多手段了。比如摧毁印度各邦国的棉纺织业,把印度棉布市场给抢过来。

不止是抢印度本土市场。

印度的棉纺织业极为发达,其棉布远销东非、西亚、中亚、东南亚……一旦把印度棉纺织业干死,大明棉布就有了更广阔的倾销地。

历史上,莫卧儿王朝穷兵黩武,为了榨取战争经费,自己把印度棉纺织业干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英国人用殖民手段干死的,而不是靠工业效率来抢走市场!

次日,太上皇去视察胡氏的纺织工场。

这家纺织工场,有三百多个织工,清一色的全部为女性。

机器为脚踏式织布机。

胡氏纺织场主说:“最初山东那边织造棉布,是用麻布、丝绸织机来改的。但棉纱纺布又有不同,以前的老办法很多时候不适用。琼州、南洋、印度等地也织棉布,圣天子派人去各国各地打听,最后由工部伎术官改造出现有的机器。”

印度棉纺织业虽然极为发达,但他们的织布机真的很落后。

印度人使用的是腰机,必须坐在地上织布。非常亏腰,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做出复杂的提花等工序。

历史上,是黄道婆从海南学来技术,然后再改进各类机械。

胡氏场主继续说道:“工部伎术官改进之后,山东匠人又有改进,江南匠人继续改进,最后造出来的就是眼前这种。”

朱国祥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织布机比较原始。

当然,朱国祥眼里的所谓原始,其实已经吊打棉纺织业发展了上千年的印度!

印度那边就很奇怪,干什么都喜欢蹲着或坐于地面。他们的棉布织机,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了,却始终是坐在地上纺布,一直到进入工业时代都未再突破。

不觉得累吗?

就像切菜的时候,明明可以站着切,在桌上放一块菜板,省时省力还卫生。印度传统切菜方式,却非要坐在地上,用刀子慢慢的削,或者随便找个东西垫着切,或者干脆用手心当菜板切。

“你这里不纺纱?”朱国祥问道。

胡氏工场主说:“有专门的纺纱场,小民从纺纱场买来棉纱纺布。也有一些棉农,在自己家里纺纱,然后卖到小民的织布场。”

朱国祥点头:“这样也好,各司其职,可提高工效。”

胡氏工场主说:“纺纱之前还要轧棉、弹棉。刚开始没有搅车,须得手剥去籽。后来伎术官发明了手摇轧棉机,山东匠人改进为手摇加脚踏,江南匠人又改进为搅车。”

这种发展方式,并非谁比谁更聪明。

不管是轧棉机还是棉布织机,最初都是由朝廷出面,通过海商打听各国技术,再聚集一批工部伎术官改进。当时山东棉纺织业最兴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山东匠人再改进工部技术。

后来棉纺织中心转到江南,山东那边受到压制,而且受气候条件限制,于是变成江南匠人在生产活动中继续改进。

每一次改进,都让纺织效率成倍提升!

甚至是一次性提升好几倍。

跟蒸汽机结合?

抱歉,现有的纺织技术,还不配使用蒸汽机。

甚至不配使用水力机械。

水力麻纺机已经渐渐普及,导致麻布价格不断下跌。高丽人以前稀罕的麻布,大明海商一船船廉价卖过去。现在高丽并为朝鲜省,那里的普通百姓也不用光屁股了。

但棉花纤维太短,水力纺棉纱容易断,更别提用蒸汽机纺棉纱了。

一是要突破纺纱技术难题,二是要培养更优质的长绒棉。

朱国祥对胡氏工场主说:“你们这些纺纱和织布的商贾,可以悬赏让匠人继续改进嘛。《大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