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4. 第五百九十六章 完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设置

第五百九十六章 完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 / 3)


军方负责人黄明昆是老熟人了。
黄明昆参与过F射线测试的实验工作,带着队伍安装测定F射线释放距离的标靶,还参与过直接性的实验研究。
不过黄明昆是属于工程人员,参与实验也只是按照交代去工作。
现在进入引力场技术研究组也一样,黄明昆的团队负责辅助配合引力场技术组,尽量满足技术组对于实验的需求。
在和何毅谈了一下实验工作以后,黄明昆还是感觉有些懵,因为实验基地也只是刚刚建立起来,也只有一些基础的设施和设备。
他们后续的计划中还要建造工作用的住所、房屋,以及修建必要的安全设施。
这些工作还要和设计组沟通才能进行。
现在听到何毅说直接开始实验,黄明昆就感觉有些不能理解了,一个正常的实验研究项目,建好了基地以后,先要考察环境,并改善基地的设施,然后要找一些专业人才并确定研究的分工。
之后才是做研究,进行实验。
前面的步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像是F射线的实验研究,初期工作花费了两个月左右。
结果……
直接进行实验,前面的步骤都忽略了?
黄明昆总感觉怪怪的。
他倒是没有质疑什么,而是凑过去问道,“何院士,我知道你们的研究,引力场,对吧?现在就准备实验吗??”
何毅点头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当然,只是第一次实验,后续还会进行研究。你们主要负责检测层面的工作。”
他说的准备就是设备。
全新的引力场设备已经制造好了,但在反重力中心无法进行实验测试,让设备正对高空就很难做检测,横向制造引力场就更加不可能了,周围都是建筑设施,贸然释放出大范围的引力场,极有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
黄明昆点头道,“我马上去准备,还有其他要求吗?”
何毅道,“重力检测装置正在分批运送过来,但第一批的数量已经够了,在正对十公里范围内,每间隔100米放置一个重力装置,记住一定要正对设备,最好能够放置成一条直线。”
黄明昆道,“保证完成!”
他们做防止检测装置的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因为参与过F射线的实验测试,F射线的检测需求更高,而现在就只是放置重力检测装置,每一个检测装置只有20千克左右,工作内容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
何毅对于实验也充满了期待,他们为了能更好的做检测,特别设计了全新的重力检测装置。
这种重力检测装置,带有自动上报数据的功能。
也就是说,装置会发送信息到主控间接收器,电脑上就可以直接查看数据信息,而不再用人为进行查看。
重力检测装置间隔100米放置一个,需要的数量自然是很多的。
第一批运送的装置就有100个。
实验组还进行了其他设计研究,比如,引力场方向的控制。
通过对于叠加制造s波方向的控制,就能以调整主构架结构以及同向电流的方向,来控制s波形成后的传播方向。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对引力场方向进行有效控制,就可以在横向释放的同时,让引力场方向正对地面,检测也就会容易一些。
此外,研究组还对于引力场设备放置进行了改善,安装了方向微调的控制器,可以把同向电流的两个部分进行方向上的微调。
这样就能小幅度的控制制造引力场的方向,可以更大可能的检测到所制造的引力场。
……
与此同时,王浩还在光压发动机组。
王浩的工作还是非常忙碌的。
引力场的研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他还是先跑了一趟光压发动机组,处理一部分重要的工作,也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
现在发动机组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围绕完善光压发动机进行的。
上次的高空测试还是找到了一些问题,包括电子系统,也包括内部的材料,其中有一种连接内置金属板的密封材料出现了很小的裂层,检测发现问题以后,专业的材料专家判断,若是发动机持续高功率运行两个月,密封材料就可能会出现严重损坏,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安全。
虽然所发现的问题不会给太空测试带来严重威胁,但发动机组还是非常的重视,因为他们最终目的是制造空天母舰,而空天母舰是会长时间飞行的。
第二部分工作就是空天母舰的设计了。
空天母舰的设计主要负责人是王浩,但大部分工作都是航天局的专业团队负责的,他们需要在太空测试前,拿出一份详细的空天母舰设计方案。
另外,发动机进行太空测试前,也要在环绕凹面反射镜的中心地带安装几个舱室,也包括可以及时控制发动机的主舱室。
这个工作重要而繁杂。
他们从航天局调来了空间站的所有资料,再结合发动机的性能,完善舱室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王浩在光压发动机组待了一个多星期,才处理好了大部分工作。
然后,去了引力场设计组的实验基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