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筝娘说这话的时候,姜老大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连姜小微也忘了嫉妒姜筝娘了。还觉得姜筝娘真的是傻,爹娘那么对她,她还要给爹娘银子。 孙妈妈一脸狐疑。 一旁的县令,则是连连点头,觉得的姜筝娘实在是个孝顺的。 最后银子还是给了,姜筝娘到底是小姐,孙妈妈手里有一千两。那是大夫人给的让她好好办事的。 如今姜家加价,也不过是三百两。 还剩下五百两,孙妈妈也不是很心疼。 出城的那天,姜筝娘道:“妈妈,我平日有交好的小姐妹,今日一别,以后怕是见不到了,能不能让我去告个别。” 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孙妈妈自然同意。 姜筝娘去了村里辛老四家一趟。 辛老四确实是有个闺女,只是和姜筝娘不对付,也不是什么小姐妹。 辛老四也是个混混,他除了是混混,还有另一个身份,县里赌坊的打手。 姜老大好赌,但是没银子。 姜筝娘让孙妈妈给了他五百两银子,又告诉辛老四的闺女这件事情,等做完了这些,才和孙妈妈去京城。 直到马车不再颠簸,隔着车窗都能听见来回的喧闹声,姜筝娘缓缓的掀开车帘,一副不一样的场景,缓缓的映照在她的眼底。 长街上人来人往,周边全是商铺,比自己原先镇里的多,又高又大。商铺外面的街边,全是做生意的小贩,人来人往的吆喝间,见证了上京的繁华。 “孙妈妈,一会到了府中,还望你提点一下我”姜筝娘开口。 “自然如此,小姐不必担心,府里的人都盼望着小姐回去。” 姜筝娘的身上穿着锦缎的成衣,路上由孙妈妈采买的。头发也被人挽成双髻,配上了金钗步摇,将姜筝娘养了几天的小脸衬托的更加精致。 “嗯。”姜筝娘轻轻点头,头上步摇限制了她的行为,她这几天跟着孙妈妈学了些规矩,步摇就是不摇,当大户人家的千金,是被限制的。 想到这,姜筝娘轻轻的回过头,看向长街两边气派的府邸,只听孙妈妈开口:“这边都是文官,再往前走一个路口,就是岳家了。” 姜筝娘听着有弦外之音的话,没有回应。只是对着府邸直直的看,要是自己在这里定居,那可是好。 她没有过过父母疼爱的日子,因此如今忍不住向往。 没一会儿轱辘的马车便停了下来,姜筝娘看向孙妈妈,就听后者开口:“小姐,咱们既然已经入京了,那原来村户人家的习惯就要改,岳家是清流门户,不要惹老夫人不喜。” “是,多谢孙妈妈。”姜筝娘明白孙妈妈的提醒,她浅浅点头,便被扶出了马车。 虽然是好心提点,但是姜筝娘还是不由自主的抿了抿唇。 她心里隐隐不安,一是觉得孙妈妈那套抱错孩子的说辞立不住脚,二是心中有种预感,高门大户的人不见得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回去。 要不然,孙妈妈也不能一口一个三小姐。 如今这岳府也就两位姑娘,其中一位假小姐,怎的自己回去就做了三小姐。 姜筝娘心中想着,但是却不说出来。 她心中自有一套处事的方法。 马车再次停下,姜筝娘被丫鬟搀扶着下了马车。 就看见眼前的一幕。 气派的府邸外站了一群人,最前面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身黑金圆领衣,上面是用精细的针脚绣出来的飞鹤。 她身边站着一位夫人,正扶着老夫人,眼底还含着泪花,看着妇人的模样,姜筝娘心里顿了顿,随即快走两步。 “祖母。”姜筝娘站住脚,先是给伯府老太太行了一个大礼,作为孙辈的敬意。 随着老夫人点头,姜筝娘便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妇人,随即脸上露出委屈的模样,一头扎进妇人怀里哭喊:“母亲、母亲、女儿回来了。” 被姜筝娘这么一叫,二夫人也没有崩住,抱着女儿哭做一团。 姜筝娘感受到身上的湿意,哭的更凶了,其实她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想念和委屈,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任由是谁也绷不住。 可是更多的是,姜筝娘想让自己变得可怜一点,她虽然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是也知道,如果可怜一点,便会收获一些她本来不该有的东西。 在孙家是一碗米汤,在岳府,她不知道...... 第二天姜筝娘一早就被梳洗打扮好,她现在有了自己的院子,这是母亲为自己打理好的院子,也代表了母亲对自己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