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华夏,声震九州。 那么什么叫鼎?簋是什么? 其实,长期以来,古代华夏人对“九鼎八簋”中的控制及思维特征的研究,相比《易经》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带有感性认识的直观特点。 鼎,最早是古代用于烹煮食物的器具; 是古代礼器中的主要器物; 是各级贵族的专用品; 是古代礼治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 传说大禹铸九鼎,是一统天下、建立夏朝的标志。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 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 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 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上圆下方形,器身多饰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 春秋时,楚庄公曾向周定王的使臣公孙满“问鼎之大小,轻重”。 使得“问鼎”一词,成为觊觎国家权力的专用语。 按照周礼,贵族在使用“九鼎八簋”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 用于“九鼎八簋”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 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列鼎制度所表现的丧葬精神,是非宗教性的。 遵从列鼎制度埋葬先人,在意识上,等于是继承的新贵族对旧有的尊卑秩序的效忠仪式。 在周人的封建宗法制度下,这个尊卑秩序是政治性的,也是伦理性的,这就是“九鼎八簋”的精神根源。 而对于古代帝王来说,“九鼎八簋”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 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九鼎八簋”的内涵文化深厚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