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碌碌,不知道做了多少蛋壳陶器胚,终于有一只的器壁达到了要求。 虽然还是有零点五毫米,但这已经是他现在的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致。 之后的工艺就简单了,在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 最后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 这样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馨,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 这种形容词,陈文哲并不陌生。 所以做到这种效果,他也不会太过担心。 毕竟他之前烧制的金砖,就跟此时的蛋壳黑陶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要做出一件成品,入窑烧制成功,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 试烧结束,以后想要做什么都可以。 做蛋壳陶最重要的就是练泥、拉胚和利胚,之后都是锦上添花,就算不做,成品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只不过,陈文哲现在是为了锻炼技艺,所以能做的,能用的工艺,他都要做出来,用上去。 要知道,在薄如蛋壳的器壁之上雕刻,甚至是印花,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 陈文哲基础扎实,加上他又肯努力,所以技艺水平提升的速度很快。 知道他突然之间感觉,不管拉胚还是利胚,都变得十分轻松。 他已经能轻松掌握转盘,拉制出他想要的效果。 这个时候,陈文哲的拉胚和利胚技术,应该已经全面突破到宗师级。 因为他已经能做到零点二毫米的器胚,这是他的拉胚技术和利胚技术互相结合,才能成就的效果。 可现在他并不清楚这一点,他还在认真的制作各种器型的黑陶器。 现在他在仿商绢简、仿青铜陶鼎,镂空花瓶、浮雕瓶、笔洗、笔筒、葫芦、香炉、烟壶、挂盘等。 这些器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简洁酣畅,古朴典雅。 当然,也可以弄得繁复一些,比如坯体刻花采用红雕、浅雕、透雕等多种表现手法。 也可以多加纹饰,而这种薄胎瓷器,其上的纹饰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如松、竹、梅、菊、牡丹、鸟、蝶、鱼、虫等。 甚至可以汲取了剪纸、木雕、刺绣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做出更加漂亮的样式。 诸如双层套的大肚子香炉,镂空浮雕十分精致。 还有腹部刻有龙凤呈祥浅雕图案的“龙凤瓶”,整个瓶体都是云型镂空图案,两侧有立体比龙对卧,恰好为瓶的双耳,构思让人叫绝。 现在毕竟不是古代,陈文哲可以接触到的信息,不算隋侯之珠,他也能通过其他渠道,学到很多技术。 现代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研古创新。 所以现在一些陶瓷企业,在制作、烧制等方面,都较前人有了发展与创新。 陈文哲知道的,在制作上采用轮制与、模制、印坏、灌浆、手塑等方法; 在造型上讲究美观、古朴、高雅,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陶面有浮雕、烤彩,并刻有古字画等; 可以说融古老制陶工艺与现代美术、工艺于一体; 在做出各种器型之后,最后是烧制。 而这一步,一般采用高温密封窑烟渗碳之法,这跟烧制金砖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陈文哲也有经验,而且经验还很丰富,毕竟这是少数他亲自上过手的经验。 在这最后一步,他肯定能做的更好。 比如根据不同要求,他可以分别让陶瓷表面,达到毛光、乌光、漆光的程度。 接连几窑都烧制成功,让陈文哲自信心开始爆棚。 有了合格的蛋壳陶,再挂上一层釉,不就是蛋壳瓷了吗? 相比蛋壳陶,还是蛋壳瓷更加漂亮,这才是陈文哲所追求的。 而这一次学习制作薄胎瓷,陈文哲很奇怪的发现,隋侯之珠内的传承知识,居然是现代的技术最多。 深入研究了一下,陈文哲发现,以蛋壳瓷技术来说,还是现代人的技术更加厉害。 在这一点上,古代人真没法跟现代人比。 陈文哲按部就班,从古到今,所有相关薄胎瓷的技艺,他都要学习。 稍微查看了一下,他就知道宋代之时的薄瓷技术最少。 那时的技术可以说是基础,明清之时迎来大发展,但是,薄胎瓷真正的技艺巅峰,却是在新华夏成立之后。 这一点跟中华红瓷器差不多,都是现代工艺比古代工艺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