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还没有正式参政,平日里也甚少发表政见,这次却主动在两个哥哥说完之后接下了话。 “父皇,儿臣有不同看法!” 皇帝、二皇子、三皇子都齐齐看向他,无非就是让他们去,或者不让他们去,有第三种意见?难不成是去一部分,不去一部分? “二皇兄提议驳回藩王请求,三皇兄说准允藩王请求,都有不同的考量和侧重点。但依儿臣所见,便是要他们去!” 众人有些疑惑,那这不就是和三皇子是一样的说法了。 四皇子继续道来:“不是他们想去,而是父皇要他们去。” 皇帝、二皇子、三皇子:??? “陈王说是势大,是谁在说?一直是皇城在说,皇城在忌惮!皇城忌惮是因为离得远,生怕他在背后做什么小动作,而我们发现不了,所以开始怀疑,但他实际上有没有那个念头,我们不知道,所以揪心、忧愁的一直是我们,陈王会忧心吗?” “青州是先帝自己做主给陈王的,皇城只能白白忌惮,什么也做不了。如今陈老太妃去了,不正好给了皇城一个打探青州的机会吗?” “他们想去青州,不管是不是嘴上说的为了告慰太宗皇帝,都只能是!父皇乃太宗嫡长子嫡长孙继位,比起他们的心情更甚。所以,父皇不是天恩在上准允他们的奏请,而是后嗣孝心,请他们去!” 同是答应他们去,但换了个说法,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允他们,倒万般不至于生出反心,但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些意见;若允他们,怕是徒生隐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皇子的提议虽是有些冒险,但好像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拿捏住了。 皇帝有些心动了,但还不至于一下拿定主意。 “儿臣听闻,姑祖连上书三封,也是为了奏请去青州吊唁。儿臣斗胆提议,不仅让她们都去,便是姑祖也去!” 众皇子不知道李婠南身负国运,但这么多年的来,不可能一点苗头都想不到。 皇帝听闻,变了神色,但一瞬又掩盖了下去。 复而听四皇子接着说来:“姑祖身份贵重,本是不可轻易离开皇城,以免出现差池。但二皇兄的提议也在理,若是有人异心,以姑祖之身份地位可压制所有人。姑祖一人,可千军万马!” “虽然当年陈王和姑祖最为亲密,但当年,也是姑祖一手保着先帝登基!” 这是暗示皇帝,疑心谁都不能疑心李婠南。 皇帝是越来越动摇了,基本上已经认同了四皇子的那番言论。但同意李婠南也去,他可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 二皇子、三皇子眼瞧着皇帝比较满意四皇子的想法,心下百转。 三皇子道:“四弟的考量确实细致,我这个做兄长的倒是自愧不如,儿臣也赞同四弟的看法。” 二皇子心中意见未改,但不得不承认,四皇子说的在理的多,而且若是成了,李婠南心里自然会对为她出言之人有所感念,他不能错失这个机会,便只得附和着。五皇子也打酱油的附和。 现在众皇子的意见倒是统一了,皇帝心里却做不下这个决策。 “父皇担心姑祖的安危,可派遣一支千人护卫军随从,不若再指派一位皇嗣随行,一则可以侍奉姑祖,二则也好从不同的视角探看青州。” 二皇子这个提议是有私心的,太过明显了。 皇帝一个头两个大,叫皇子们先退下了。 三年前,先帝驾崩李婠南昏睡半载,查不出病因;两年前,老国师遇刺,惨死谏星殿,如今还没有抓到凶手;半年前,傅津带着八万将士叛国,国家动荡;不久前,太和寺烧毁大半,才开始修补重建…… 回顾一开始自己的野心,立志成为太宗皇帝那样的君主,可现实却是,他好像连先帝都比不上,将来世人会如何评说他?待他百年之后,也会有那么多后嗣,像如今这样不顾君王疑心,想要告慰太宗皇帝一样告慰自己吗? 他忽然觉得很疲倦。 他做了重大的决定,他打算依李婠南所请,让她离安和、去青州。 也如二皇子所言,安排了千人护卫军,还挑选了一位皇嗣随行。 圣旨是第二天一大早就从勤政殿颁出,快马加急送往各封地。 时不待我,李婠南接到圣旨之后立马叫星竹按照计划出发。 皇帝和一众皇嗣亲自到城门相送,看着队伍越走越远,直到脱离视线,皇帝才回宫。 原本二皇子上书特请今日相送,但刚好司寇星野病了,皇帝怕总让二皇子出来司寇星野心里不舒服,便驳了他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