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4. 第100章 生日宴会(1w
设置

第100章 生日宴会(1w(3 / 6)


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不过朱传仁也挺好奇,爵士乐已经发明了吗?

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思想还十分传统封建的年代,魔都却优先接触吸纳了不少现代文明。

不过听着听着,朱传仁发现,这音乐跟爵士乐还是有区别的。

但也有了现代乐队模式的根基。

19世纪末,唱片与唱片机发明不久后就传入华夏,魔都是最早引进留声机与唱片的口岸。

1897年,南京路上的谋得利洋行最早将蜡筒留声机和唱片带到魔都,当地人给这种能留住声音的机器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留声机,而那些会唱歌的黑色盘片则被叫做唱片。

朱公馆就有两座留声机,这玩意可是实打实的奢侈品,不是谁家都能有的。

不管留声机还是唱片,都极其昂贵,大多都由白人从欧美带来,对这时的魔都百姓来说,这机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他们不但没有能力消费唱机唱片,也很难欣赏留声机传出来的音乐:几乎都是古典音乐和歌剧。

毕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尚还存有一丝余息,几千年来的传统戏剧音乐和一些民间小调构成了那时华夏人对音乐唯一的印象。

甚至还有人专门在街头做生意,叫《洋人大笑

摊头前写一个告示:“十文大洋听一次,包你捧腹;听过凡不笑者,大洋奉还,分文不取”。

唱片内容无非是各种各样的笑声,路人见到铁匣子里发出人的笑声大为惊奇。

这是华夏人

做这个生意的洋人老板后来攒足了资金,开设了一家在华夏唱片史上最重要的唱片公司——百代唱片。

不过这时的华夏还没有什么流行音乐,除了外来引入的一些唱片,百代发行的几乎都是华夏戏剧。

这一切直到近十年才被有所改变,民国到来,传统的华夏迎来千古大变,封建帝制对经济文化的束缚不再,现代文化逐步进入华夏人的生活。

现代化风潮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播起来,唱片工业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频繁的对外联系、开化的文化运动,使得更多西方音乐文化来到华夏,除了原有的西方传统音乐,随之而来的还有现代音乐文化,爵士乐就作为最为流行的音乐传入了华夏。

而眼前这只全部有老外组成的乐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朱传仁一直以为影视剧中纸醉金迷的舞厅,得到二三十年代才会诞生。

然而现在,在礼查饭店看到的这一幕,刷新了他的认知。

民国时代的舞厅,才是魔都最迷人的象征,舞厅内朦胧的琉璃彩灯和窗外耀眼的霓虹灯相辅相成,营造出一个亦幻亦真的梦幻世界,裹挟着这个年代魔都人的夜与梦。

当地人会形象地把去跳舞称为“蓬嚓嚓”,和后世年轻人蹦迪一样,此时的小年轻也流连于舞池之间。

舞厅,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好且唯一的娱乐社交场所。

他正望着孔雀厅内来来往往的宾客发呆呢,这时,一位看起来有些岁数的老人来到了他的身边,并说道:

“朱三少爷,很荣幸在此相遇。”

朱传仁愣了下,扭头看向这位岁数跟他老爹朱开山有一拼的老人。

今天这场合,普通人根本进不来,朱传仁自然不会小觑对方:

“没敢请教您是?”

“呵呵,在下姓安,之前做旅馆生意,现在是无业游民。”

朱传仁当然不会真把对方当无业游民,于是玩笑道:

“这么算的话,我也是无业游民。”

“哈哈,开个小玩笑,本人安必怀,是礼查饭店的一个小股东。”

朱传仁怔住:

“礼查饭店有华人股东吗?”

“虽然我是一名华人,但早在10年前便入籍英国了。”

朱传仁恍然:

“原来如此,安先生,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了。”

“哈哈,三少爷言重,此前我们没见过,不认识也是正常。”

朱传仁笑着点点头,对这位笑容很慈祥的老人,他还是很有好感的,至少人家很有绅士风度,不装b。

“不知安先生找在下有什么事?”

“没事,正好看到你一个人,就过来跟你聊聊。”

“安先生,您这话我可不信。”

见朱传仁一副看透他的表情,安必怀大笑:

“都说朱三少爷大智若妖,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看你对舞厅比较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办一家舞厅的想法?”

没记错的话,魔都专业的大型舞厅,应该就是在20年代后诞生,并迅速蔓延红火起来。

比如戈登路的大华饭店,大华饭店是一个以多根石柱支撑的穹顶,使二层和底层相通,从二楼走下来就能看到一个可容纳千人的大舞厅。

这里建成以后,就是魔都最为豪华的园式旅馆,兼营的大舞厅更是魔都“贵族“娱乐交际的首选之地。

随后,在那附近有兴起了不少大型舞厅,规模两三千人。

但自己办舞厅,他确实没想过,倒是最近升起做酒店的想法,酒店里设置一个舞厅倒是理所应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