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来早了,还是这边的游客本来就少,虎永刚他们一路上没遇到其他什么人。
在这观景云台上,倒是遇到了一群带着小孩子的少数民族妇女。
看她们大人小孩,一个个衣着艳丽,皮肤白皙,不像是本地人,却又看不出是哪个民族的人。
虎永刚好奇地上前与她们攀谈。
果然不出意料之外,她们不是本地人,而是金平那边哀牢山里的苦聪族人。
她们是送亲来镇康参加婚礼的,婚礼结束到这边来游玩一下,下午就回去了。
苦聪族,这又是虎永刚两人没听说过的民族。但萍水相逢的,对方又都是女人,他也不好意思拉着别人问东问西,只好去问度娘。
没想到,这苦聪族又是一个56个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金平县境内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区。
\"苦聪人\"这个称呼是他们对自己的自称,意思是“锅锉”。在1985年人口普查时,\"苦聪人\"因为人数太少,经官方认定,被正式划归为拉祜族。
尽管他们的身份证上是拉祜族,但他们对外还是宣称自己是苦聪族,并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独特的特点。
说起他们被发现的经过,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传奇。
解放前,苦聪人都在哀牢山、无量山上生活,因为山下的土地都是属于土司的。
土司们说,苦聪人天生是下贱人,生来就是为他们服务的。哪怕他们都在山上生活,土司也常常派人去收租收税。
那些租税的名目很多,像什么养猪税、杀猪税、造屋税等等,要是交不起,土司就把强健的苦聪人抓去干苦工,甚至会把苦聪人的孩子抢去当奴隶,有反抗的就会被立即杀掉。
苦聪人为了保命,只能不断往深山处迁移,只有极少数胆大的苦聪人,才敢拿着猎物到附近的村寨,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因为他们大都衣不遮体,所以在交换物品的时候也不敢露面,只是把要交换的东西放在路旁,自己则躲在附近的树丛里。
路过的人一看这样,就知道是苦聪人来了,他们会拿些旧衣裳、食物等来做交换。如果苦聪人对交换的东西满意,这个交易就完成了;如果不满意,苦聪人就会扔石头表示抗议。
当年的苦聪人,就是这样常年生活在幽暗的深山老林中,主要靠吃野果子和兽肉充饥,就像原始人一样。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从附近的其他民族中,听说深山老林中还生活着这样一群苦聪人,便派了一批干部战士深入哀牢山中,希望能将他们带出大山。
但是,茫茫森林纵横几百里地,根本无从找起,干部战士们只好暂时驻扎在森林边缘,一边等待换东西的苦聪人出现,一边坚持进山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6年,解放军在哀牢山深处,终于遇见了一群几乎全裸的男男女女,在树上摘野果吃。
战士们高兴地叫起来:“老乡!老乡!”
不曾想,那群人一听到喊声,野果子也不摘了,一个个发了疯一般撒腿就跑,转眼就钻进了林子里,不见了踪影。
战士们怕加深误会,也不敢追过去。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战士们就驻扎在林边上的寨子里,那里有几户瑶族同胞。战士们白天帮他们劳动,晚上宣传民族政策,一来二去的,终于取得了大伙的信任。
寨里有位瑶族姑娘的大姐,嫁给了山里的苦聪人。当她明白解放军战士不会伤害苦聪人之后,便自告奋勇带路。
这一次,战士们可算是成功见到了藏身在森林中的苦聪人。
当大伙儿将带过去的衣物和盐巴等礼物送给他们时,那些苦聪人却不敢接受,生怕以后要被加倍追还。
经过那瑶族姑娘和战士们苦口婆心的解释,他们才感激涕零地收了下来。
此后半年,当地政府又多次组织人员进入原始森林,最后终于把林子里的2000多个苦聪人全部找到了。
就这样,苦聪人终于从原始森林走了出来。他们跨越千年的历史发展,一下子从原始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
不过,他们过惯了原始人的生活,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后,有许多的不适应。他们的社会发育程度、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都十分落后。
他们搞不清二十四节气,不知道庄稼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锄草;生产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箩”。
生活则是原始平均分配观念,有肉同吃,有酒共喝,谁家有,就去谁家吃。
据说到了1996年,春节政府给他们发救济粮,让他们下山来背,他们怕出力,乡政府只好派人送上山。粮食分完后,还剩几把挂面,也要一家拿几根平均分完。
再说当时,为了帮助苦聪人早日适应新生活,当地政府专门拨款为他们购买了农具、耕牛、种子、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附近的兄弟民族得知苦聪人出山之后,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就这样,众人拾柴火焰高。慢慢走到现如今,苦聪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建茶厂、发展养殖业,很多人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