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林雾夕照过镜子。
她觉得自己太瘦了,有点怕自己营养不良。
出来一趟,她突然想称体重了。
在林雾夕的记忆中,她仅有过三次称重的经历。
一次是满月之时,一次是周岁之际,还有一次是十岁,自那以后,便再未称过体重。
褚砚有时单手便能抱起她,她估摸自己现今大约只有八十斤。
车夫像是活地图,很快将她送至一间售卖秤具的店面。
使用一次大杆秤仅需十文钱,而在庆阳这个消费水平较高的地方,十文钱只能购买五个馒头。
林雾夕坐在一只专用的篮子里,那老板将她翘起,移动着大秤砣。
最后结果与林雾夕的预估相差无几,她只有七十八斤。
看来她要增肥了。
又花了十文让紫鹃也称了一下之后,两个人这才重新上了马车。
“姑娘,我比你重了十斤,你太轻了!”
林雾夕颔首道:“嗯,日后你要督促我多吃半碗。”
“好的姑娘。”
林雾夕顺路又买了一些薄布,打算裁做夏衣。
待回府以后,林雾夕打开新买的《农药新编》从第一页开始看。
她拿出纸笔,打算抄录重点。
一盏茶时间过去……
第一页还没翻过去。
林雾夕揉了揉眉心,心道果然有点难。
还是不怎么废脑,有手就会的手工更适合她。
于是,林雾夕拿出一筐线,准备拆线分线。
是的,她又要做绣活了。
林老夫人的六十岁寿诞过两个月就到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绣幅观音像送给她。
表哥说了,绣绣花,看看书,过阵子他就回来了。
这不,她都安排上了。
当然,观音像的尺寸没有屏风那么大,也就一米高,工期也并不紧。
一切前提是在她有空的情况下,如果绣不完,到时候外面花点钱买个玉观音也是可以的,反正她也是打发时间。
林雾夕一做事,是很专注的,一绣就是将近一下午。
这时,紫鹃来报,说外院有人找她。
林雾夕稍微整理了一下衣物,这才身姿袅袅地向外走去。
来到外客厅,是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约三十岁上下。
见着她,向她施了一礼,“见过林姑娘,在下温生。”
林雾夕以为温生是姓温的学子,没想到本名就叫温生。
“温先生有礼,请坐吧,不知找我何事?”
温生似有些羞惭,沉沉叹了口气,“是这样的,家中出了些变故,无法为继。我昨日忍痛将父亲留下的《农要新编》拿去寄卖,可……”
他说一半,似乎说不下去。
林雾夕不由得眉头微蹙,“温先生但说无妨。”
“谁料母亲得知我此举,竟直接气病了,故我今日赶到书肆正欲将书讨回,不曾想书肆主人已经将书卖给了姑娘。”
“所以,你是来找我讨书的?”
“我听闻姑娘大义之举,竟以双倍银两买我书,我本不该上门叨扰,可家中母亲……”
林雾夕听懂了。
她微微一笑,道:“这书在我手中只是寻常书,可对你意义重大,你既然不卖了,那拿回去就是。”
反正她也看不大懂。
“多谢林姑娘。”
那温生大喜,连忙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要还给她,“这是林姑娘的十两银子,物归原主。”
紫鹃接过那钱,转头就就喊平安跑一趟腿。
林雾夕点点头,“那书我已让人取来,请先生稍待片刻。”
“好。”
静坐的功夫,林雾夕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对方。
朴素,干净,中年,穷,懂农事。
这么巧的吗?
她忍不住问:“温先生对农事很有研究?”
闻言,温生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实不相瞒,我之前任督粮官,确实对农事有些了解,只不过前阵子获罪被免了职,如今……”
林雾夕忍不住问道:“不知是何罪?”
“左不过是粮草那些事,被殃及池鱼罢了。”
林雾夕叹了口气,“先生要是没处去,其实也可以考虑别的出路。”
她提出,“我名下有些田产,若是温先生愿意的话,来帮我打理一段时间,我自不会亏待先生。”
闻言,温生面容微动,“姑娘要雇我?”
林雾夕有点不好意思,人家是做过官的,自己只是个小地主,抛出的橄榄枝也太小枝了。
她点点头,“正是。”
温生问:“不知姑娘需要打理的田产有多大?”
林雾夕不知道该不该说,毕竟财不露白,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相告,“不是很多,也就大约……五千亩吧。”
五千亩!
温生目露震惊。
他实在想不到,若是家族公田还好说,她一个闺阁女子名下竟有这么多田产!
“我每年可支付先生二百两银子作为年俸,不知温先生可愿意?”
温生考虑了一下,目露肯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