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知行合一",此子当真不凡。”,锦绣城主看着江下立于众人前发问,却无一人敢回应,忍不住道。
文宫宫主亦是缓缓点头。
这一路来,江下让他感到惊艳亦不止一次。
众人此时全部望向锦绣书院这些学子,场面有些压抑。
“既然不问,那便是懂了。”江下看着众学子淡淡开口说道,“接下来,我便告知你们第二句。”
众学子闻声身躯一颤,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刚才江下那句话,他们问与不问,结果都是一样。
后方,张先生听到这句话眼神一亮。
妙啊,如此一来,即便江下讲完明道三言后无人明道,也是这众学子没有真的理解,怪不得江下。
“这个臭小子,竟然还有这一手。”张先生忍不住低声道。
“张先生为何如此说?”一旁,玉婵娟不解道。
她方才一直沉浸在江下那句“知行合一”带来的震撼之中,听到张先生这句话才回过神来。
“这小子最后那句话,这些学子根本无法回答。”张先生轻声道,“问便是“不知便问”,是知行合一。可一旦提问,又说明自己未真正理解。”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张先生摇头,“无法回答。”
玉婵娟美目紧蹙,思索片刻,突然道,“可若是他们回答没有不解,都懂了呢?”
“嗯?”张先生闻言一愣。
前方,江下见众人依旧默不作声,缓缓开口,“第二句,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周围众人听完之后面面相觑,这句话不难理解,只是这和明道又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中“近水”和“近山”是何意,你们可明白?”江下问道。
进修书院众学子中,一位学子迟疑片刻,上前道,“欲知鱼儿习性,需近水源,欲识鸟音,需入山中。近水和近山指的是需身体力行。”
江下闻言点了点头,“不错,不过这只是其一,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便是要通过深入体验和思考来获取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
江下停顿片刻,继续道,“你们既已懂"知行合一",那下一步便需“近山”和“近水”!”
“不进山水,如何知鱼性,识鸟音?”江下声音仿佛有种魔力,在场众人再度沉默下来。
此时,众人已听懂,江下这句话中的“鱼性”,“鸟音”暗指的就是道!
若想明道,就如想要“知鱼性”,“识鸟音”一般,需身体力行,近“山”,近“水”。
众学子沉默下来,在心中反复思索这句话。
片刻后,
一位学子忍不住道,“近水知鱼,近山识鸟,我已明白。敢问先达,近何物,方可明道?”
江下看着这位学子.........有些头疼。
他若是真的知道是何物,不早就告诉这些学子了,还在这儿说这些做什么........
“这需问你们自己”,只见江下沉声道,“我可指明方向,但路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去走。我若直接告诉你们,那便不再是诸位明道。”
众学子闻言,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我等若是知是何物,今日又岂聚集在此拦住车队,如此劳烦先达?”这个学子忍不住道。
“何为明道?”江下突然大声问道。
不待众人回答,江下继续道,“这最后一层窗户纸,需要你们自己点破。我若是直接说出,便算不得明道。”
“这.........”众学子面露难色。
江下目光看向白蓝,轻声道,“想必你们已知白蓝明道的经过,他受困于"心中神",迈不出最后一步。”
众学子闻言皆缓缓点头。
“庙神易破,心神难消。”江下继续道,“最终束缚白蓝的草线,还需他亲手挣断,如此方才明道。”
“若是我替他挣断草线,他能明道否?”江下反问道。
众学子再度沉默下来,他们听懂了江下言下之意。
江下见众人不语,他也不急,就这么静静地等着。
此时此刻,场面变得颇为怪异。
众多学子低头苦思,而周围的人们则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江下。
江下身着一袭青衫,稳稳地站立在众人之前。
他独自一人气势却好似压倒了在场众人。
时间流转,太阳逐渐西斜,接近黄昏时分。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锦绣城的街道上,给周围建筑和人群披上了一层虹彩。
而江下的身影,也在夕照下被拉长,仿佛与周围融为一体。
车队后方,
“先做到"知行合一",而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明道的方法真是如此吗?”李文渊忍不住低声道。
“不知”王博远神色复杂回应道。
其余学子亦是纷纷摇头,江下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对明道而言,似乎又没有太大帮助。
“可能是我等还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吧。”刘彦开口道,“所以才觉得这两句话并无大用。”
“按照先达所说,“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