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禄抬脚想跟着去,于如嘉一拉绳子,将被绑在绳子上的他扯了回来,等他反应过来时,高国景已经不见了人影。
高国景去集市溜了一圈,买了些鞭炮、烟花(二踢脚、摔炮、烟花棒)等玩的东西回来,绝对的男孩子视角。
东西加一起有上百斤,全部绑到自行车上,木板够长,还留了些位置等娃走累了坐上去。
找到照相馆,里面只有老板一个人,见几人进来,热情招呼道:“是这位女同志要拍相片吗?”
高国景虽然长得高,可他的脸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生瓜少年。
其他几个小奶娃年纪小,拍一张相片的价钱比肉贵,就算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没有补丁,老板也没想过会有人花钱来给几个孩子拍相片。
以为是于如嘉这个女同志拍相片用来相亲的。
于如嘉:“我们全部人一起拍一张,之后几个孩子拍一张,再给每个孩子拍一张,每张相片洗五张出来,要多少钱?”
这样大的手笔将老板惊到了:“同志,这样的话就要拍六张相片,共洗三十张出来,总共得十八块钱,真要这样拍吗?”
这谁家的败家子,十八块钱可是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连半个钟都不到就败完了。
于如嘉:“就这样拍。”有大几千块钱的土豪表示这点钱不用放在心上。就连高国景都没皱一下眉头。
拍完相片,约定好两天后来拿,一家六口人才拖着买来的东西回家。
年二十八,油炸各种小食品,年后用来待客。花生饼、黄豆饼、酸菜饼,耳朵饼炸了一堆出来。
年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除四旧后这项就被去除掉了,同锋大队的电已经通好,高书景从今天起能安心的留在家里准备过年。
鉴于年二十六做的豆腐已经扫完了,于如嘉昨晚又让高国景泡了两大桶豆子,准备今天用来做豆腐。
没办法,还是家人太多,就算有其他菜,他们每餐消耗的豆腐依然是最少三斤起。
这样的天气用水养着豆腐,中间换换水,能放几天不变味。两大桶豆子做出来的豆腐不足百斤,根本不算多。
有了高书景在家里忙活,高国景就能轻松一些。
为了不让几个娃在家里捣乱,高国景提议道:“我带他们出去摘鹅肠菜。”
这几天都在忙着,没空去外面摘菜,自家菜地又长不过来他们吃,这两天都没吃到嫩嫩的鹅肠菜,对鹅肠菜正新鲜的一家子人都想得慌。
偏好素菜的多寿听到鹅肠菜,眼睛睁大了几分,咧着嘴道:“太好了,想吃鹅肠菜。”
于如嘉:“想吃就多摘些回来。”
高国景:“包在我身上。”
几人兴致勃勃的出门,只是没到一个钟,几人就垂头丧气的回来了,篮子里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鹅肠菜。
于如嘉边往石磨里放着豆子边问:“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多摘一些鹅肠菜吗?”
多寿委屈巴巴道:“鹅肠菜没了,被别人摘完了。”
于如嘉:“这种菜地里多的是,又长得快,还能被人摘完?你们有没有去其他地里看呀?”
高国景:“大队里的人都去了,摘得人太多,我们将这片地看了一遍,连根都快被人扒完了。”
于如嘉想起前几天孙青青他们送鹅肠菜过来时,确实有看到其他人在摘这菜,只是人不算多。
没想到这才几天过去,以前到处泛滥的鹅肠菜,就被队里的人摘得长都长不过来了。
要知道这东西之前因为长得太多,每年过完年后队里都要废一番力气来清理,今年却变成了这种光景。
于如嘉惋惜道:“我还想着明天晚上弄些回来打锅子,看来是行不通了,这点鹅肠菜不够吃,我们菜地里还长了一些,你们去翻翻,今晚先凑一餐。”
前两天在忙,没空去摘,这菜长得快,两天过去,应该能摘一茬了。
就是菜地太小,不够一餐,他们才想着跑出去多摘点回来,哪知白跑了一趟。
这几天大鱼大肉及油炸食品吃得太多,凉拌鹅肠菜一上桌,它的鲜嫩就引来几双筷子,一盘鹅肠菜很快就被消灭完了。
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觉得好,就连向来爱吃肉的多禄都忍不住扁着小嘴道:“姑姑,我想吃这个菜菜。”
高书景:“我明天要去公社一趟领取一月份的工资和年礼,到时在路上摘些鹅肠菜回来,咱们晚上涮锅子。”
上汾大队的人是因为于如嘉才知道鹅肠菜是可以吃的,其他大队应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那边的地里肯定长了很多,不愁没这东西。
当然了,按这样的情况下去,他们也就只有今年能大口吃鹅肠菜了,明年之后周边的大队都会知道鹅肠菜能吃。
在人均都穷的年代,能吃的东西都不会被放过,其他大队的鹅肠菜也会跟上汾大队一样,人家是供不应求,它是长不应求。
高国景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拍着胸脯道:“对呀,咱明天不是要到镇上去拿相片吗?我跟我哥一起去,鹅肠菜就交给我吧,保证明天让你们吃个够。”
高书景:“什么相片?是你们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