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大娘道:“能吃就行,早两年闹灾荒时,连树干都吃呢,这菜再怎么说也比树干好吃,也就是这年头好了,不愁吃的,才慢慢讲究了起来。”
这话倒是实在,其实要说不愁吃,也就是南方这边能种植两三次,物产丰富,不愁吃的,要是去了北方,大多数人吃的都是割嗓子的粗粮。
南方这边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虽说吃多了闹心,最起码不割嗓子,还能弄成地瓜粉,不管是蒸炒烫都可以。
不过将地瓜做成地瓜粉这种做法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浪费粮食,一般人家不会这样做。
于如嘉去抓鱼的路上还看到不少队员在地里摘鹅肠菜。
孙青青和黄小花各提着一篮子鹅肠菜迎面走来。
见到于如嘉,孙青青热情道:“于知青这是要去哪里呀?我们摘了老些鹅肠菜,可嫩着,要不你拿些回去吃?多亏了你,我们才能吃上这样的好菜。”
距离上一次见面,孙青青的气色更好了,人有希望,病就好得快。
看她们篮子里的东西加上来回她家的路程,她在外面最少待了两个钟,气色还这样好,身体应是好的差不多。
于如嘉:“婶子,这段时间天气好,以前听人说过南方这时有菌子生长,我想上去看看有没有,提着东西不方便,你们带回去多吃点吧。”
孙青青:“这会哪有什么菌子呀,得过了年才有,一过年,下场雨,天气一热,这菌子就哗啦啦长了,你还是拿着我们摘的鹅肠菜回去吧,免得白跑一趟。”
于如嘉:“还有几天就过年,前几天不是下了雨吗,说不定就有了,我去山上看看,就想着吃这一口呢,我走了。”
孙青青:“要真有,山脚下就长了,于知青想去看看便去吧,这菜我给你家送一篮去,都是地里长的东西,不值钱,你就别推却了。”
这时离捡菌子的时期不远,说不定还真有长得早的菌子,她便没有再劝了。
于如嘉:“多谢婶子。”
于如嘉不是真要去捡菌子及捞鱼,只不过是做做样子。
找到一个隐秘的河边,于如嘉将以前丢在这里的树藤网丢了下去,然后到了山上转了几圈。
现在虽未立春,却已有几分春意袭来,地上绿意盎然,树上冒出一串串的嫩芽,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的野菜吃。
算着时间,于如嘉过去拉网,本只是准备做个样子的,没想到还真网到了两条半斤来重的鲤鱼。
这种个头的鲤鱼刺多,她不稀罕,便放生了,再从空间里偷渡了三条一斤多重的鲫鱼及两条两斤重的草鱼放进自己带来的袋子里。
山上河里的东西是公家的,在乡下偶尔抓些小东西打打牙祭,大队的人不会说,这种事大家都干过不少,要是有人不识趣的将这事拿出来说,就等于得罪整个大队的人。
就连最苛刻的人都不会拿这事出来嚷嚷。
带着鱼回家,几只小家伙知道她去抓鱼,这时活也干得差不多,只差将晒干水的家具摆回屋里。
派不上用场的几小只见到她回来便围了上来,就连半大少年高国景也不例外。
多禄勇士吸取了以前被鱼尾拍的教训,没有上手,就是口水流个不停。
多禄:“姑姑,我要吃好多好多鱼,这么多。”嘴里说着,小家伙还用小短胳膊比划了个大大的圆,一脸认真的模样。
于如嘉摸摸他的小脑袋:“在我做好饭之前,你要是还乖乖的跟着你们大哥,就准许你吃这么多。”
多禄圆圆的大眼睛骨碌碌转了几圈,然后道:“我一直跟着大哥。”至于中间他将之前的保证给忘了,想溜到屋里玩被多福拦了几次的事情便选择性的没有说出来。
于如嘉:“暂且相信你。”
多寿噌了上来抱住她的胳膊:“姑姑,我也要吃好多鱼,要姑姑做的。”
高国景:“等会国景叔叔给你们做。”
多寿抱着于如嘉的胳膊不撒手:“姑姑做好不好?”
高国景这会是反应过来了,没好气的伸出手指推了他的小额头一下:“好呀,你个小家伙,枉我平时对你这么好,陪你玩,给你讲故事,你竟然嫌弃我做的菜。”
在于如嘉的指点下,他有做过一次鱼汤,因为动作不流利,做出来的鱼汤有些欠佳,腥味却是没有的,在他看来已经不错了,没想到会被连两岁都不到的小屁孩嫌弃。
多寿有点小委屈,你陪我们玩是一回事,可有一说一,你做的菜别说姑姑,连叔叔都比你好上一大截,我们想吃点好的。
小小的多寿心里是这样想的,但他有点小动物的直觉,知道自己要是真这样说出来,肯定会吃亏,便抱着于如嘉的胳膊傻笑,一派天真无邪的样子。小小年纪一肚子心眼。
就连多福都满眼期待的看向于如嘉,自从叔叔外出干活后,他们的饭菜美味程度就忽上忽下的了,真怀念以前天天吃姑姑叔叔做饭的日子。
看得高国景快气成个河豚,笑骂道:“一帮子小没良心的。”
对着两个勤快又懂事的娃,于如嘉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再说这是她之前答应好的事情。
于如嘉拢了拢身前的小包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