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刘邦想完,此时宫外侍卫来报:
“启禀皇上,卢大人求见!”
刘邦听得一愣,随即欣喜道:“快请!”
不消片刻,便见卢绾风尘仆仆而来,进殿后直接对着刘邦一拜:
“臣卢绾,拜见皇上。”
刘邦起身下殿,扶起卢绾:“此去燕地,路途遥远,卢大人辛苦了。”
“幸不辱使命。”卢绾微微抱拳。
刘邦眼神骤亮:“快与朕说说燕地的情况。”
“喏!”卢绾稍稍缓口气,于是正色道:
“臣抵达燕地后,经过数日的明察暗访,已证实臧荼与匈奴来往密切,而且那臧荼似已察觉朝廷动向,暗中派遣刺客,企图对温相国下手。”
刘邦眉头紧锁:“那温疥现下如何了?”
“温相国机智过人,早已洞悉了臧荼的阴谋,故而提前逃脱了追杀。”
刘邦闻言松了口气,于是看向卢绾:“他现下在何处?”
“仍在燕地。”卢绾说着继续道:“温相国会在燕地提前布局,待时机成熟,便会前来洛阳与我们会合。臣此次先行一步,就是为了将该情报及时呈报皇上。”
“既然臧荼已经察觉了朝廷的动向,想必眼下应该有所行动了吧?”刘邦语气冰冷道。
“没错。”卢绾点头:“在微臣离开燕地时,臧荼已经开始动员兵力,准备对代地发起进攻。”
“还真是虎狼之心啊!”陈平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刘邦面色一沉,随即冷对邱贤道:
“传朕指令,命韩信、吕泽、周勃、樊哙、郦商、夏侯婴、昭涉掉尾即刻前往大殿,共议战事。”
“喏!”
一时无语,卢绾这才注意到殿中的周昌、张良等人,不觉心生好奇,正要发问,却见刘邦对周昌道:
“燕王谋逆已成事实,董廖的案子便结了吧。”
“敢,敢问皇上,如,如何定,论?”周昌看向刘邦。
“畏罪自杀。”
“喏!”
“接下来,周大人的重点便放在审理戚夫人和田横的刺杀案上,务必深入挖掘,将真凶绳之以法,以昭示朝廷的公正与威严。”
“喏!”
随后,刘邦的目光转向周玉:“方才陈大人说得不错,周廷尉闲暇时间该多去御史府走走,别的大人府上能省则省吧。”
周玉听得一惊,随即躬身道:“微臣谢皇上指点。”
“皇,皇上若无,其他吩,吩咐,下官这,便告退了。”周昌说着看向刘邦。
刘邦微微点头,于是看向周玉:“你无事也退下吧,随时听命于御史大人吩咐,少说多做,断不可再发生董廖之事。”
“微臣遵旨!”周玉对着刘邦一拜,随即躬身退下。
待周昌、周玉离开后,刘邦这才拿起桌上的讨燕檄文细看,并轻声诵读道:
“天命有常,王道无偏。自古帝王,以德治国,以仁安民。然燕王臧涂,心怀叵测,悖逆不道,其罪昭彰,天怒人怨。
臧涂,身居燕地,手握重兵,不思为国效忠,反生篡逆之心。其暗结党羽,密谋谋反,欲以一己之私,颠覆社稷,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朕,承天命,继大统,以民为本,以德治国。今见臧涂之恶行,不忍百姓受其荼毒,不忍国家受其祸害。故此,朕决定兴师问罪,讨伐不臣。
朕之将士,皆忠勇之士,朕之百姓,皆义愤填膺。今朕号召天下,共讨逆贼,以正国法,以安民心。凡有志之士,皆应响应朕之号召,共赴国难,以期早日平定叛乱,恢复国家安宁。
今特发此檄文,昭告天下,望四海之内,皆知朕意,共襄义举,以期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大汉皇帝诏曰。”
刘邦细看一遍之后,将檄文递给张良:
“子房再瞧一眼,可有要改的地方?”
张良恭敬地接过檄文,大致阅览一遍后微微颔首:“陈大人思虑周全,檄文义正词严,足以昭示天下,彰显陛下之威严与决心。”言罢,张良将将檄文重新奉于刘邦:
“不过,方才卢大人提及藏图攻打代地一事,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关乎边疆安危,百姓生死,宜在檄文中予以明确,以示皇上对此事的重视,以及对逆贼的绝不姑息。”
刘邦点头称是,于是起身让对张良道:“那便有劳子房代为添笔。”
张良领命,上前提笔深思片刻,随即在檄文末尾添上几行遒劲字迹:
“朕闻臧荼欲攻打代地,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代地乃我大汉之疆土,岂容逆贼觊觎?
朕将亲率三军,誓将逆贼一网打尽,以正国法,以安民心。凡我大汉将士,若能奋勇杀敌,立下战功者,朕必不吝封赏,以示嘉奖。
朕之决心,如日月之明,天地可见。”
“好!”刘邦目露赞许之色,随即将改好的檄文重新交于陈平:“檄文已臻完善,朕命你亲自宣读,以昭告天下。
同时,着令使者将此文誊抄多份,传至各州郡,务必是地方官员及边疆将领皆知朕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