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快进三国
  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墨家头领
设置

第一百五十一章 墨家头领(1 / 2)


之所以是周报而不是日报,是赵云仔细针对荆州作的市场调研而定下的。

这市场虽然庞大,但不论是信息传递速度,还是赵云纸张印刷量,最佳范围区间便是一周的限度。

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周的概念,源自《周易》,将日、月、火、水、木、金、土统称为七曜,与今天的周日到周六相同,可并不是当时的主流。

赵云特意在报纸头条解释了周的含义: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以此表示阴气消尽,阳气复生,周而复始之象。

报纸中有郑玄的经学,祢衡的《斥曹贼》,刘表、黄祖的政令,项昼的墨家主张,浦沅的冶铁小技巧。

虽然如此,由于编辑太少,一份也不过才三张。

然而当天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

祢衡的《斥曹贼》,文风新颖,朗朗上口,一篇文章写下来,将曹操骂得酣畅淋漓。

祢衡憋的数月之苦,一扫而光,畅快之下,连吃了三只烧鸡。

读者还从未见过有人可以骂人至此等境界,读之洗脑程度,犹胜现今洗脑神曲。

读过报纸的顽童们竟将之当作童谣,传唱至街头巷尾。

冀州袁绍,由于备战的舆论需要,一时间华夏周报竟是盗版横行,引得冀州纸贵。

曹操头风发作之时,看了这份报纸,还是盗版的,竟是直接教他骂好了。

而郑玄先生名声在外,仅是那数千弟子粉丝,就已经让报纸脱销了。

郑玄又办了几次经学大会,郑玄的粉丝大军瞬间超越数十万,众人更是求朋告友,托人买来正版华夏周报。

有需求就有市场,赵云创造出代销模式的数月后,代购模式也自然而然应运而出。

赵云的华夏报业,日夜赶工,三班轮转。各大书店的老板的马车日夜不停在赵云报社门口翘首以待,只盼着早一步拿到华夏周报,求爷爷告奶奶,希望多给几分。

黑市上,华夏周报正版已经炒到几十金一份,也是赵云始料未及。

后来,赵云鉴于主编不够,纵使祢衡也骂不过来了。

赵云于头条,向广大名士征稿,征收地点便是各大书店。

各大名士儒生纷纷向书店投去自己的得意之作,各种文章如雪片般飘进赵云报社,赵云从中节选登报。

全国儒生纷纷以自己文章登报为荣,荆州以外的儒生甚至重金贿赂书店老板,将自己的文章优先送进华夏报业。

连与诸葛亮交好的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等诸葛四友都纷纷向华夏周报投稿。

赵云立即上门,邀请四人为华夏报社的编辑主管。

华夏周报渐渐由三页增至九页,价格亦成倍增长。

当时汝南郡人许劭兄弟月月主持月旦评,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进行品评、褒贬。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然而赵云的华夏周报一出,月旦评前来的人竟是寥寥可数。然而就是这寥寥几人,还是拿着华夏周报,盗版的,与众人大放厥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许邵无奈,与赵云建立线下关系,赵云当即同意合作。

赵云刻意大量出品抨击袁术称帝的文章,一时间袁术本就薄弱的群众基础就更加差了。

虽袁术数次于汝南禁报,却是越禁越风靡。以致于袁术的民间形象空前败落,比之当年董卓犹有不如。

赵云凭华夏报业、造纸厂、木材厂赚得盆满钵满。

越兮于兖州得知此事,气得蹊跷生烟。

当即着人开办大汉报业,在曹操支持下,倒也迅速开业。

可兖州为颍川世家所垄断,既无荆州这般开放的文人风气,也没有祢衡这种舌灿莲花的骂人高手。

不可否认,祢衡的文章学术性虽然并不强,但煽动性极大!对于报纸的销量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而郑玄不仅学术性强,座下弟子数千,粉丝数十万,可谓最强流量。

这些都是越兮不具备的,更不要说越兮一个理科生完全不懂其中传媒的诀窍。

因而虽有曹操鼎力相助,大汉报业的影响力却是远远不如华夏报业。

曹操一边警惕着袁绍那边的厉兵秣马,一边也重新开始考虑越兮提出的“先灭刘备,再决战袁绍”的方案了。

时光一晃已至年底,马云禄等人尚在徐州落草,不断询问如何能与之汇合。

然而数千大军,中间隔着曹操、袁术两股势力,沟通无望。

赵云报业正如火如荼之时,却收到黄承彦的书信:项昼病危,请赵云立即前往襄阳。并严令胡燕儿、浦沅及墨家一众巧匠不得尚离报社岗位,使华夏报业可以正常运转。

赵云满心忐忑来到襄阳,在黄承彦带领下来到墨家总部。

项昼见赵云前来,艰难坐起道:“知道你最近很忙,未敢打扰,只是我这身体实在不争气,也只好催催你,接任巨子一事,考虑得如何了?”

赵云虽心下不忍,却依旧道:“多谢巨子抬爱,只是……”

项昼却笑着摆摆手,道:“我时间不多了,开门见山吧!你报社开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