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金和容木怎能真正放心?但他们仔细观察了几天,发现褚音行为一切正常,而且骑马也再没出现过那一日的状况,便慢慢放下心来。
而褚音处理军中事务也越发顺手了。
每天去巡视各营练兵。
看大周好儿郎排列成整齐的队伍,铿锵有力地喊着口号,挥出带风的拳头,她便觉得自己的热血也跟着沸腾起来了。
下午留一个时辰看书。
容安随身带着一个樟木箱,箱子里装的都是各类兵书,还有一本随笔,一开始她先看随笔,看得云里雾里,直到翻开一本兵书才明白。
原来那是容安根据真实案例,对照兵书上的理论所写的感想。
这样的随笔一共有十来本,最初笔迹稚嫩笨拙还有错别字,到后来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也越发言之有物。
褚音抚着那些随笔,闭上眼睛,眼前便出现了容安的成长轨迹。
十岁出头便随父出征,应该是既兴奋又害怕的吧?
但他知道,和所有的大周将士一样,他不能后退。
因为他们身后便是大周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若他们后退了,遭殃的便是百姓。
国以民为本,民受辱便是国受辱。
民以食为天,所以哪怕一寸土地都不能丢!
为了身后的国土百姓,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想到这些,褚音眼眶都有些发热。
那么,她重生回来的意义难道只是狭隘的报仇?
仇自然是要报的,但她这来之不易的新生,却不能只耽于此。
往小了说,亲长不在,她便有责任肩负起振兴褚氏家族的重任,而不是只想着保住目前所有,来日交还父兄。
往大了说,她该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如何利国利民,她只隐隐有些头绪,但如何振兴褚家,她已经有大致思路了。
江南褚家历来以会读书著称于世。
代代都有名扬天下的文人。
但褚家入仕的人并不多,都很能沉得下心来闭门做学问。
仅仅是这样,根本就不够!
正因为仅有虚名,前世陈太后出手才会那么狠辣。
做学问固然重要,但振兴家族也刻不容缓。
若是褚家在野有声望,在朝还有人,别说陈太后,便是换个手腕更厉害十倍的,也不敢动摇褚家根本!
其实褚家的族学很厉害,教出来的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精通,但面对的生源太狭窄了——只对褚氏族人开放。
她觉得,若是乡里有善读书,且品性不错的,族学完全可以接纳嘛,便是族人不想入仕,难道这些人也不想?
只要他们入朝了,那便也是褚家的根基!
另外,叔父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做好学问,只有视野开阔了,见识才不会狭隘。
所以也应该鼓励褚氏族人外出游历,游历过程中难道不会结识志同道合的友人?这些友人难道不会成为褚家的人脉?
这还是功利的想法,若是出于无私的想法,褚家人外出游学,还有利于学问交融、发扬。
看到资质不错的年轻人,提携一二,也是积了阴德。
还有,她总觉得容安身边缺少真正有学问的人,不是说他身边的谋士不够好,而是这些谋士更擅长战场布局,两军谋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