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架着牛车跑出去老远的张卫国陡然打了个寒颤。
他看了眼天气,摸了摸鼻子,嘀咕了一句:“我是不是得找个媳妇儿了啊……”
话音刚落,脑子里竟然第一时间出现了刚才那个售货员的脸。
他吓得浑身一抖。
直接伸手在脸上轻打了一巴掌:“张卫国,清醒一点!人家是供销社的售货员!”
他说着,刻意忽视了心里头浮现出来的些许失落,看了眼手里的报纸,重新抖了抖手里的缰绳,牛车的速度很快提起来,往长桥大队赶去。
没想到,刚到村口,他就受到了村口大槐树下一大帮子村里人的热烈欢迎。
大家一看到他,就眼睛发亮地呼啦啦朝他跑过来。
说实话,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用……”等我两个字都没说出口呢,最先跑到跟前的村里人就直接抢过他手里的缰绳。
“快下来,还有两个供销社要送货呢!!”
“啥?”张卫国都傻眼了,“不是三个供销社都有人送了吗?怎么还有两个?丰哥有事没去?”
“哎呀,你先下来!”张老爹真是觉得这儿子没眼力见儿,索性直接伸手把儿子给拉下来。
一边跟人一起把牛车赶到车间仓库那边去搬货,一边解释道:“不是之前那几个供销社,是今天又新增加了几个别的公社的供销社让我们送货过去,也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了。”
张卫国:“!!!”
之前几家供销社还要顾丰一家家去跑,去谈,现在人家供销社的领导却直接反过来,主动要给他们厂代销。
从“36”这个数字开始,就一直在心口徘徊的激动兴奋在此时达到了巅峰。
“我知道是因为什么!”他把手里的报纸递给顾莲,“姜琴同志在江安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上面提到了咱们厂,供销社的人跟我说,好多客人都是给江安市的亲戚朋友带的!”
有人迷迷糊糊道:“江安晚报?哪儿的?”
话音刚落,边上就有村里人道:“就咱们市里啊!江安市!这你都不知道!”
其实哪里是不知道江安市,是不敢置信,长桥大队竟然能有人在江安晚报上刊登文章,文章里还给家具厂宣传了,还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顾莲眼睛一亮,赶紧展开报纸一看:“真的有!好长一篇文章!!”
比起之前姜琴在泾阳县日报上刊登过的两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这次的篇幅明显大了不少。
年轻人们忙着搬货,老人们在这方面帮不上忙,只能催促顾莲:“阿莲,快给咱们读读,怎么夸咱们厂了。”
以顾莲的性子,就算是大家不催,她都想给大家念一念。
更何况大家还这么急切得催了。
她更是乐得呲着牙,抖了抖报纸,大声就开始念。
姜琴这篇文章不算长,两千字,快的话,几分钟就能读完。
但她这次却读了有足足二三十分钟。
几乎没读一段,人群中都会有人惊呼一声:“哎呀,这写的不就是我嘛!”
明明文章里几乎没有提到一个具体的人名,就算是有,也完全是姜琴虚构的,至少在长桥大队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但姜琴写的每个对话,每个细节都太过生动写实了。
仿佛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话,做的事。
所有人都能在这篇短短的文章里找到像是自己的人。
本来大家是想看看,姜琴同志的文章里是怎么宣传家具厂的,结果听到后面,完全是沉浸其中。
最后听到“泾阳县第一家具厂”几个字的时候,都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文章到这里就读完了。
齐齐发出一声似懊恼似惋惜的喟叹声。
良久,人群中才缓缓有人吐出一句:“真好啊,这样的生活……”
这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不光是对泾阳县和家具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同样对县里不少人产生了影响。
百货商店专门卖家具的售货员今天就完全是一脸懵。
一整天从早到晚,连着十来个客人过来,都在问第一家具厂的婴儿车。
售货员从一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直接被问麻木了。
看见人找过来,都不用客人主动问,张嘴就直接回答:“同志,这里没有第一家具厂的婴儿车,也没有小推车,不好意思,我会跟领导申请尽快联系第一家具厂。”
售货员还以为只是自己不了解情况,好不容易等到没客人来的空档,她赶紧去找主任说明情况。
没想到,主任也是一脸茫然:“什么第一家具厂?咱们县的?”
竟然连主任都不知道!!
售货员一瞬间都怀疑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她赶紧把刚才客人留下来的江安晚报拿出来递给主任:“主任,你看,这个泾阳县长桥第一家具厂,肯定是咱们县的,光是刚才那大半天时间,度有十几个客人来问了。”
“十几个?!”
这可不是小数目。
哪怕是百货商店,半天十来个客人也不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