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只要高中状元就能得到最高领导人的接见,而且还是当着全天下的面宣读名字,就单单这一份荣光就足以青史留名了。
一众士子来到了宣政殿中,分列两侧,先是对宁皇作揖行师礼,天下士子皆是天子门生,如此行礼也是对宁皇的尊重。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五,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以往宣礼官是由礼部出人,一般是由礼部侍郎担任,但这一次却是例外,宣礼官由国子监祭酒颜玉卿亲自担任,而颜玉卿亲自担任宣礼官,朝堂上下是无一人不服的。
别看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听上去差不多,这其中的差距大了去了。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一言出,整个宣政殿陷入了安静中,颜玉卿古井无波的对着宁皇作揖,直至得到宁皇首肯后方才转过身子看向了堂下众人
“江南士子林寒,籍贯江南之地江南府水秀县,特赐一甲首名,列为状元,贡生林寒出列谢礼”
颜玉卿脸上没有丝毫波动,声音宛如天际流云煊赫磅礴,浩然之气顿时充斥着整个大殿之上
虽然林寒对自己得这个第一早已有了预感,但结果被颜玉卿读出来后,心神还是出现了些许波动,林寒赶忙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出班就御道左侧下跪,大宁朝不像后世的明清动不动就
下跪以示尊敬,大宁朝一般时候是不需要跪的,但是一些正统的场合除外,很显然传胪大典就属于正统的场合
等到林寒对着宁皇叩首之后,位列宣政殿门口两侧的乐部声署方才开始出声,所言也是颜玉卿刚刚宣读的内容,接连宣读了三遍才算作罢。声音由宣政殿开始次第向外传递出去,好似蔓延到整座皇宫,甚至蔓延至整个长安城一般,好似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林寒心中不由的想到,这大概就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吧。
“长安士子吴伯宗,籍贯京畿凤翔府人士,特赐一甲次名,列为榜眼,贡生吴伯宗出列谢礼”
颜玉卿的声音等到对林寒宣读的声音结束后方才继续响了起来,这一次是吴伯宗,吴伯宗闻声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于御道右侧下跪。自古左尊右卑很显然只是这一下吴伯宗和林寒的差距就体现了出来。
而且二者的差距还不止这般,吴伯宗宣读的声音一共响起了两遍,比林寒的宣读少了一遍,很显然这就是榜眼与状元的区别了。
“兖州士子张正甫,籍贯兖州陈留府人士,特赐一甲三名,列为探花,贡生张正甫出列行礼”
在宣读罢吴伯宗后,第三个宣读的人是一位叫张正甫的士子,林寒知道张正甫也是一名北方的士子,张正甫的位置在林寒的身后,张正甫的宣读也是两遍,与身为榜眼的吴伯宗一致
自此一甲名单已经宣读完毕了,一甲也被称作三鼎甲,只有三名,而这一次的三鼎甲中南方士子只有林寒一人,北方士子占了两人,想必也是宁皇为了平衡南北士子的问题。
而接下来就是二甲的名单宣读了。与一甲三人不同的是二甲也只有第一名方才有资格出列听宣,而且也只是宣读一遍而已。有趣的是二甲榜首的士子正是被称作传胪,可谓是与传胪大典的称呼极为呼应了。
虽然楚南风没有成为传胪,但他也位居二甲的行列,也算是小有收获吧。
等到传胪大典结束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的事情了,在传胪大典结束后宁皇依照礼制应该还朝回宫,而黄榜也就是金榜将会由宣讲人托着向着宫外走去,而但凡高中的士子必须随行其后,等放榜完成后,状元郎会骑马游行三日,整个传胪大典就算是结束了。宁皇在黄榜上盖上玉玺后便转道回宫了
黄榜被颜玉卿稳稳的托在了手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着宫外走去,可以说让颜玉卿亲自放榜整个大宁朝还从未有一届考生能有如此的殊荣。
颜玉卿领头一众文武大臣王公贵胄随行,林寒一行人招摇过市的向着皇城方向走去,高中的士子需要按制需要去拜会宰相也就是任职礼部尚书的林倬,这一行为被称作过堂,林寒这才发现之前传胪大典之上的林倬这个时候已然不在队伍之中。想来也是提早准备去了。
林寒虽然也知道他与
林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林寒也没想到会在如此隆重的一个场合下以如此一种方式见这位算的上他亲戚的头号敌人。
在颜玉卿的代领下一众高中的士子终于来到了皇城的尚书省办公的地方,尚书省办公之处位于皇城的正中央,地方并没有林寒想象中的那般宏大,等林寒踏入正堂时,林倬早已面无表情的坐在了主位上。
而颜玉卿托着黄榜静静的立在右侧,即便以他这个年纪早已可以无视掉大部分的规矩,老人还是坚持遵守这里的礼制。
“学生见过大人”
以林寒为首的士子向着林倬行师礼。
“诸位皆是我大宁的栋梁之才,今日汝等高中,实乃大宁之幸,天下之幸,还望汝等切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苦心,虽然殿试结束,汝等皆是高中之人,但接下来还有吏部内部的考核,汝等切勿有丝毫懈怠,辜负了皇恩状元郎林寒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