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绣坊那透着古朴静谧氛围的空间里,阳光如同岁月的丝线,穿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一件件蓑衣和五彩斑斓的刺绣材料上。苏锦绣目光炯炯,正引领绣娘们踏上绣坊刺绣艺术与传统蓑衣文化结合创新的奇妙征程,无论是在蓑衣的制作过程中融入刺绣工艺,还是以蓑衣的造型和功能为灵感创作刺绣作品,都旨在打造出独具文化特色的蓑衣刺绣产品。
传统蓑衣文化,承载着农耕社会的记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蓑衣那粗糙的质感和独特的编织纹理,有着别样的韵味。苏锦绣拿起一件蓑衣,它是用棕片精心编织而成,棕毛的色泽深浅不一,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原始的气息。
在蓑衣的制作过程中融入刺绣工艺,是一次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尝试。绣娘们先对蓑衣的主体部分进行构思。蓑衣的领口,用彩色丝线绣上了精美的云纹图案,以淡蓝色和白色丝线为主,云纹如天空中飘动的轻絮,柔软而灵动,象征着祥瑞之气。领口下方的肩部区域,绣上了寓意吉祥的花鸟图案。鸟儿的羽毛用五彩丝线绣成,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它们或展翅欲飞,或低头啄羽,姿态各异。花朵则用粉色、紫色、红色等丝线绣出,花瓣层层叠叠,花蕊用黄色丝线绣出,娇艳欲滴,与鸟儿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蓑衣的背部,是一幅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大型刺绣。用绿色丝线绣出广袤的田野,田野中稻穗金黄,用金黄色丝线绣出,沉甸甸的稻穗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体现出丰收的喜悦。田埂用褐色丝线绣出,将田野划分成整齐的块状。田野间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穿过,溪流用蓝色丝线绣成,水面波光粼粼,通过丝线的疏密变化表现出水流的缓急。溪边有垂柳依依,柳枝用淡绿色丝线绣出,细长而柔软,柳叶用深绿色丝线绣出,在风中飘动。在田园的边缘,是一座古朴的小村庄,村庄的房屋用灰色和褐色丝线绣出,屋顶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用白色丝线绣成,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蓑衣的下摆部分,则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的形象。有八仙过海的故事,八位仙人的服饰和法器都用鲜明的色彩丝线绣出,铁拐李的铁拐、汉钟离的芭蕉扇、张果老的渔鼓等都栩栩如生,他们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各显神通。还有哪吒闹海的情节,哪吒脚踏风火轮,用红色和金色丝线绣出,风火轮火焰熊熊,他手持乾坤圈和混天绫,与海中的恶龙展开激战,画面紧张而刺激。这些故事的刺绣,让蓑衣充满了文化内涵,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除了在蓑衣制作中融入刺绣,苏锦绣还以蓑衣为灵感创作刺绣作品。她构思了一幅名为 “蓑衣岁月” 的大型刺绣。画面的中心是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在雨中的荷塘边垂钓。老者的蓑衣用棕褐色丝线绣出,上面的纹理清晰可见,斗笠用淡黄色丝线绣成,雨滴用透明丝线和微小的珠子绣成,从斗笠和蓑衣上滑落,仿佛能听到雨滴打在上面的滴答声。荷塘里,荷叶用绿色丝线绣出,荷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荷花用粉色和白色丝线绣出,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怒放,在雨中更显娇艳。
在老者的周围,是不同季节里蓑衣的使用场景。春天,一位农夫披着蓑衣在细雨中播种,他手中的种子用彩色丝线绣出,土地用褐色丝线绣出,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夏天,牧童披着蓑衣在雨中放牛,牛用黑色和褐色丝线绣出,牛背上的牧童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仿佛在空气中飘荡;秋天,猎人披着蓑衣在山林中穿梭,山林用五彩斑斓的丝线绣出,枫叶似火,银杏金黄,猎人的猎物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出,体现出秋天的收获;冬天,渔人披着蓑衣在冰面上破冰捕鱼,冰面用白色和蓝色丝线绣出,鱼在冰下用彩色丝线绣出,体现出冬季的寒冷与生机。
在刺绣过程中,绣娘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巧和对传统蓑衣文化的理解。一位绣娘在蓑衣背部田园风光的刺绣中,在稻田里绣上了一些用透明丝线和微小的水晶珠子绣成的露珠,露珠在光线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使稻田看起来更加湿润,仿佛清晨的露珠还未消散。另一位绣娘在 “蓑衣岁月” 的刺绣作品中,在老者垂钓的荷塘里绣上了一些用彩色丝线绣成的小鱼,小鱼在荷叶间穿梭,虽然微小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随着绣坊刺绣艺术与传统蓑衣文化结合创新的作品逐渐完成,它们在绣坊中展示出来,立刻吸引了众多民俗文化爱好者和艺术追求者的目光。这些作品就像一扇扇通往传统文化奇妙世界的大门,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的世界中。
一位民俗文化研究者在欣赏了这些作品后赞叹道:“这些作品真是太奇妙了!它们把刺绣艺术和蓑衣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针每一线都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苏锦绣微笑着回答:“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蓑衣文化和刺绣艺术。它们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和发扬。”
在未来,苏锦绣计划将这些结合创新的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她打算与民俗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