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堡虽然属于长城营堡之列,可明军并没有去再建高家堡。
长城北推,各地驻军也需要做出调整。
而像高家堡这类,就属于需要重新安排的驻地。
土城之内,是普通的土屋,还有一个个帐篷。
在明军眼中,这种土城甚至谈不上防御,
“总兵!”
见到扎克,士兵便驻足招呼。
来到属于自己的营帐之内,有个青袍文官已经在等候。
兵部分配给他的参谋,但主要任务,并不是给扎克出谋划策,而是教扎克学习。
打仗不识字可以,但是当将领,就需要识字,这是基本。
“总兵大人。”
文官朝扎克躬身行礼,而扎克拱手回应,道:“今天学什么?”
“继续学千字文。”
千字文属于蒙学,也是学校之中,学生识字的基本教材。
不过,在拼音出来之后,千字文就不需要总是老师念一遍,学生跟着念一遍了。
扎克已经学过了拼音,现在就是配合拼音识字。
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扎克并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学习,可是自己的身份摆在那里,要是往后连告示都看不懂,更不要提亲自接至尊命令了。
坐在主位上,翻开书本,看着文字上面的拼音,扎克缓缓开口。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参谋在旁仔细听着,将扎克念错的地方记下,之后再改进。
自从有了拼音,官话的口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有那么浓厚的地方气息。
“总兵大人,这几处错误,需要纠正一下,您跟着我念。”
等扎克读完一部分,参谋便开口,以自己的发音,让扎克做出改进。
军营大帐之中,如同学童般的郎朗读书声并不是特例。
相比扎克着一对一的专职老师,而军队里的学习小组,就是一对多的版本。
京营中选择外派出来的士兵,在这里就可以带领队伍,同时还会承担教学任务。
如此便能如同细胞分裂般,随着时间越久,军队之中识字的人也会越多,同时退伍时更会影响到更多的家庭。
这样的方式,也被于谦和朱祁钰运用在那些被派往京城周边村庄的村正身上。
扫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举措,放在全世界哪个邦国,都不曾想过,让自己的百姓完全脱离文盲。
毕竟,无论什么时候,知识都具有垄断性。
在周围氛围的影响下,就算是不喜欢学习的人,多多少少也会学到一些。
军队对于指挥官,都是有文化要求的,当然,如果对战争天赋异禀的,可以像扎克一样,先当领导后识字。
可天才终究是少数,大多数的普通人,想要进阶,就要努力学习。
像石亨这样的大老粗,袭承指挥佥事的时候,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只不过喜欢卖弄。
河套这边的军营,没有大明那些历史悠久的古城那样,有着成熟的行政体系。
在这里,军民之间的接触十分频繁。
而和河套差不多的,就要属苗地。
湖广地区,有着去年免税的丰收,只要肯劳作,家中的余粮就不会少。
有了这些余粮,农户就有余力去开垦出更多的荒地。
再加上免税的政策与商业上的推行,种田在湖广地区,不再单纯的是养家糊口而已。
田埂之间,有个独臂农夫正在用着自己的独臂,在田间插秧。
和北方那种不同,湖广现在插秧,还能赶上一季的收成。
“陈英,还没忙完吗?”
一身农服的黄镐,提着篮子,站在田埂上,朝着田内的人大喊。
而那正在忙碌的人,便是当朝户部尚书之子,陈英。
在湖广地区,官员也有口粮田,可以请人耕种,也能亲自耕种。
像陈英,就是自己耕种。
接连的农活下来,他的皮肤黝黑,身穿农户麻衣马甲,独臂也不再纤细,还能看到几分肌理。
听到声音,陈英直起腰,甩了甩手上的泥浆,笑着大声回应道:“还有一些,等下就忙完了。”
黄镐将竹篮放在一旁,挽起裤腿,就踏入田中,来到陈英的身边,道:“还有事情要处理,可得快些,某来帮你。”
“那下官就谢过黄大人了。”
陈英没有拒绝,接受自己身体上缺陷的他,知道自己独臂干农活确实比别人慢。
“若你还跟之前那般,本官帮都不会帮你。”
黄镐从陈英那般取来一部分秧苗,一边弯腰,一边打趣着笑道:“谁会想堂堂户部尚书之子,会在田中干农活。”
这话倒不是什么恭维,黄镐眼中,陈英也是干实事的人,不过以前在京城就听过陈英的所作所为,一个户部尚书之子,别人或许会阿谀奉承,但黄镐不会。
“黄大人就别取笑在下了。”
陈英苦笑,现在他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多么蠢,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身份便利,做的却是那些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