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打开了手术的大门。
军伍之中,断肢再续乃是神迹,可以保住很多人的一生。
不过,当前的技术并不成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研究。
董宿也没有在招生的事情上纠结太久。
现在,董宿算是新医学的开山人了,军伍也是百姓,更何况,当前的大明,军人优先,赋予军人荣誉,是圣人的政策方向。
“是,陛下。”
董宿刚要开口继续说什么,就看到有黄门小跑着过来,随后兴安迎了上去,低头听了几句,就对朱祁钰轻声道:“陛下,恩荣宴那边,出了点小事情。”
闻言,朱祁钰挑了挑眉,问道:“直说。”
原本要抬腿走远点的董宿,默默收回了抬起的脚。
“新科状元柯潜,不想入翰林,想到地方锻炼,连带着,有不少进士附应。”
兴安低着头,看都没看董宿一眼。
“这不是好事吗?”
朱祁钰挑眉,本来现在大明地方就缺人,将人派下基层,上山下乡,体验民情,又是人家自愿的,肯定是好事。
读书人,书读久了,脱离了百姓,自己束之高阁,这并不是好事。
兴安被朱祁钰这么一回应,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让进士先入翰林,不仅提高了翰林的地位,也是让读书人和百姓区别开。
这里面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运转,一旦没有了这种差异化,那书不就白读了吗?
堂堂状元,不当老爷了,那其他人要如何自处?
很显然,朱祁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毕竟,这也不是真正的上山下乡,不过是让读书人下基层而已。
“陛下,依照惯例,新科进士是要入翰林院的。”
兴安有心提醒道。
“不入翰林会怎样?”
朱祁钰则是好奇反问道:“状元有勇气,有魄力,连带诸生皆有想法,那为何还要强行让其入翰林?”
兴安很识相的闭嘴,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作为是培养储备干部的地方,入翰林才是正途中的正途。
但是,这些必须在皇帝认可的前提下,若皇帝不认可,那么所谓的正途,就无关紧要了。
因为如此,兴安就没必要再说了。
“告诉王直他们,若进士想入地方,以南北对调的方式,给他们安排主事的职位。”
朱祁钰见兴安没有再出声,便自顾自继续说道。
“是,陛下。”
兴安领命后,就让人去礼宾司通知王直。
一旁的董宿听完全程,忍不住叹气。
“董院何故叹气?”
朱祁钰侧头,笑着问道:“是不是羡慕了?”
闻言,董宿扯开嘴角,同样是笑着回答道:“回避下,正是。”
“以后医师也会有相同的地位,或者更高。”
朱祁钰双手背在身后,整个人显得十分自信,似乎那个未来是确定的。
落叶在几人的眼前旋转飘落,点在水面上,掀起一圈圈涟漪。
涓涓的流水,有小鱼从里面冒出头,啄了那落叶,很快就窜回清澈的水底。
董宿信了,对于圣人的话,他不得不信。
礼宾司,恩荣宴有了柯潜的事,气氛没有变尴尬,相反,因为王直他们的亲和,倒是让进士们放开了手脚。
酒席上隐隐分开了两波人,一波是王?他们,另一波则是柯潜还有一众吊车尾们。
没办法,三甲吊车尾本来就是要去地方,而柯潜的选择,让他们有种去地方也不是那么丢脸的感觉。
酒过三巡,人微醺。
但是官员们依旧保持着风度,在酒场,不管自己酒量好不好,保持清醒,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一个太监走进满是进士的宴席中,顿时让在场的人为之一静。
太监环视全场,随后走到王直面前,低头,但声音并没有压低,仅仅是淡淡道:“圣上口谕,状元有勇气,有魄力,连带诸生皆有想法者,王尚书可以南北对调形式安排主事一级职位。”
离不太远的柯潜在太监说话的时候,都屏住了呼吸,竖起耳朵,当得知圣人允许,并且对自己多有赞赏之后,整个人都感觉晕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劲上头了。
“臣领命。”
王直站起身,弯腰,随后一众官员也纷纷行礼,连带着那些进士,听到的和没听到的都起身行礼。
太监目光往柯潜身上打量了几下,随后才迈步离开,过程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
他们可不是王振,要去拉拢这些官场新秀,除非是觉得脑袋待在脖子上太安逸了。
等太监离开后,王直面向新科进士们,朗声道:“陛下口谕,准柯潜状元之奏,并赞其有勇气,有魄力,应为榜样。”
说的时候,王直的目光还向于谦他们示意一下,总不能就他一个人说。
见状,于谦抬手鼓掌,对着柯潜以及一众进士,道:“国朝用人之际,年少之际,吃苦可以让自己获得成长和进步,当今之大明,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不管你在何处,都可以发光发热。”
“于尚书所言极是,如今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