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4. 第275章 通政使高谷
设置

第275章 通政使高谷(1 / 2)


这是势不可挡的组合拳。

犹如一只大手盖住了整个京城。

朝廷决定发行银币,圣人早有准备,配合上报纸的宣传,其中再放出税改的风声。

事情虽然多,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西城,从商户收到第一枚银币开始,这枚银币就开始被赋予了民间价值。

随着第一批京城官吏领了俸禄,银币的消息在口口相传和报纸之中,犹如浸染了清水的墨汁,逐渐在京城传开。

很多人都在观望,毕竟银币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用的了银子的,多是生活相对富裕的人家。

朱祁钰手中的皇店和其他店铺,密切关注着今天回收到的银币。

而宝源局,各种仆人在胡同外,临街的门面开始排队。

这些人,他们的手中拿着一块竹条牌号,等里面叫号,他们才能进去。

苏大宝在柜台后,将收到的银子放在手里掂量了几下,查看成色,随后在放到天平秤上,记下重量之后,再收到后面,换上银币,拿给对方。

来兑换的,多是官员的仆从,就算圣人不说,他们也会以身作则,希望自己的做法能被圣人看到。

回收的银两登记入库,之后再统一熔炼压制,宝源局除了门面,其他地方都被划做禁区,寻常人不可进。

朱祁钰没有和朱元璋一样,一下子禁止银两的流通,整个过程不是一时的,设置了最多三个月的时间。

至于报纸,其实难点并不在纸,而是印刷。

自宋朝出现活字印刷,到了明末,才被用于邸报,后来德国人古登堡集大成发明了铅活字,这才让印刷经济实用了起来。

朱祁钰之所以知道,因为这是他初中的历史知识。

所谓高地,你不去占领,自然会有人去占领。

通政司衙门旁设置了一处印刷坊,铅活字的应用让高谷大开眼界。

看着王恭厂出来的机械在人力的操作下,一张张白纸变成各式各样的报纸,高谷怎么也看不够。

不过,现在他不能一直待在衙门里,因为,他还是通政使,需要去京城采风。

今天是发行新货币的日子,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可是实事写手只有高谷。

就如同是刚创业的小公司,高谷是既当主编又当记者,甚至还要亲手排版印刷。

在清吏司领俸禄时,听到有官吏要争当第一个花银币的人,高谷就默默跟了上去。

西城,他看到不少官吏直接冲进了杂货店,要说买用品,就要来这里消费。

从怀中掏出小册子和笔,高谷将店名记下,然后进店跟着顾客走走看看,看着店员介绍着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

就连他自己都有了些许的消费冲动。

“这位小友,某想问几个问题,是否方便。”

高谷靠近一个官吏,十分客气问道。

对方看了看高谷,随后瞪大了眼睛,道:“高侍郎,卑职刘永全也是工部之人,大人问,卑职知无不言。”

闻言,高谷点了点头,不过他对对方没有什么印象,便问道:“你如何看这新银币。”

指了指刘永全手中的银币,高谷开口。

“回大人,制作相当的精良且巧妙,而且花起来也方便多了,某听说不用戥子,这不就来买些用品,圣君仁厚英明,但一两还是大了些,些许小物件,若是用铜钱,也太多了些。”

刘永全十分用心回答,看着高谷不断笔记,自然没有忘记吹捧一下圣人。

“嗯,那你为何现在就想将其花出去?”

这也是朝议时的一个问题,就是百姓要是都把钱藏起来了怎么办。

当然,刘永全到不了朝议的层次,不过,他想了想,说道:“之前三月领俸,寻常时,身上也没什么钱,不管是当第一人,还是趁现在买些家用,也是自然。”

刘永全不敢说折钞的坏话,毕竟那就是在说先帝,所以他的话语就委婉了一些。

之前折钞的时候,领了俸禄,如钞、布帛、香料,这些用不到的东西,他还需要先把这些东西换成自己需要的,而且并非每次都能换到。

现在发了实俸,自然想着先买点有用的东西,至于是不是第一人,谁又知道呢?

高谷也听出了刘永全的话外之意,点了点头,道:“某也是这么想的,那你今天要买些什么呢?”

说到底,高谷不是真正的记者,问什么都是想到就问,两人更像是在谈天说地。

“给娃儿买些纸笔,还有给婆娘买点胭脂什么的。”

刘永全笑着说道,他只是千万官吏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随着西城越来越热闹,高谷听到了外面卖报郎的叫卖声。

那些卖报郎是圣人安排的。

通政司印刷坊刊印好报纸之后,由圣人支付费用买断,随后交给卖报郎贩卖报纸,盈利了就归圣人所有。

这样的方式下试行,看通政司能否实现盈利。

要知道,历代皇帝为了赚钱,甚至连妓院都能开,可是如今的圣人,四处开花,各种产业都有,而且呈现的都是新型且独一无二的方式。

来钱的速度,高谷不知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