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4. 第209章 大事开小会
设置

第209章 大事开小会(1 / 2)


“五口人?”

唐六顺眼睛看向门内一眼,问道:“人呢?”

“婆娘跟着我娘去城里做短工,我爹代我服了徭役,屋里是我的,是我儿子。”

周安磕磕绊绊回答道。

详细记下了周安家庭状况,唐六顺当册子和笔都放回口袋,看了车夫一眼,对周安说道:“若你不把握机会,圣人也没有办法。”

周安愣了一下,随后苦笑摇了摇头,送别了唐六顺。

院子里,只剩周安一人,走入屋内,看着睡觉的孩子。

天高皇帝远,圣人又有什么用?

圣人能让他爹娘活过来吗?

能让他婆娘不死吗?

能让孩子吃饱饭吗?

每个来的官差都一样,就算一时能吃饱,后面还不都变回老样子。

摸着孩子干瘦的手,周安不争气的流下了泪水。

家里就那几亩田,要是自己扛不住了,那也只能先把田卖了,看能不能熬到儿子长大,到时候他就能安心闭眼了。

坐在马车里的唐六顺,呆呆看着手上的册子。

他所问的,之后会核对黄册和鱼鳞册。

每个被探访的百姓都畏惧他,坐着伊王的马车,终究问不出什么来。

但若是不坐,又会被怀疑。

活着回去汇总消息,才是他此行的关键。

唐六顺将册子放回怀中,靠着车厢,闭上了眼睛。

和唐六顺遭遇都差不了太多,出去的巡查组都会受到当地乡绅的热情款待。

接受款待,那就代表着同流合污?

这还只是第一层。

朱祁钰从来没想过放出巡查组,那天下被侵占的田产就会被归还给农户。

如果皇帝说一句话,放几个钦差就能解决的事情,也不会成为大明灭亡的祸根。

京城的冬天很冷,但是路上已经看不到乞丐了。

以工代赈的效果十分显着。

在天子脚下,特别是待在宫外的天子,没有人敢阳奉阴违。

现在,也没有朝臣敢提议说什么天子就是要入主神器,待在皇宫里了。

胡濙的叛乱,给了朱祁钰足够的理由。

若说朱棣迁都的时候带的是富户,那么现在朱祁钰则是将军卒百姓不断吸引到北京。

以往,流民和暴乱总是挂钩。

但是宽容的政策和大撒币,让流民们能安稳过完冬天。

而流民们本来就是除了人力没有任何价值,那朱祁钰就让他们干活,然后给他们钱。

最后,如果这些人在西城消费,那么钱还是回流到自己手里。

然后京城就会多了些建筑,工厂多了员工,人口也就增加了起来。

而神武卫的扩招,士卒想要让孩子读书,就必须将孩子送到北京。

这方面,是以组团的方式进行,结伴入京是很常见的事情。

如今,朝堂六部,独缺礼部。

其他五部的尚书,都密切关注的京城的变化。

这可比书上读的更加有效。

追求个人利益是百姓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在以往,流民都是被拒之门外,待在城外,通过富人的施舍,熬过冬天再被遣返回原籍地。

现在,不止有富户施舍,更加重要的是,将流民转换成劳动力。

而在此基础上,让钱币不断流通,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为什么大臣们这么关注,那还是因为之前朝会,伟大仁慈的大明至尊,决定给京官们发银子。

对,就是银子,而不是那废物宝钞。

但是也仅限于京城的官。

这对于京官而言,可是实俸啊!

比那宝钞,不知有价值到哪里去!

这还要从之前的文华殿说起。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特别重要的事关门开会。

大明的朝堂也是这样子。

奉天殿,那是大会;而文华殿,就是小会;郕王府,那是关门会。

而在文华殿,大学士被拒之门外,五部尚书齐聚一堂,再加上都察院右都御史便足够了。

先是陈镒的请罪,被罚俸了一年。

随后,圣人便问起了盐引的事。

大明的盐引,才是真正的纸钱,至于宝钞,就算是擦屁股都觉得硬的纸。

户部负责颁布盐引,下属部门,户部十三司中的山东清吏司负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再往下,便是都转盐运使司,称之为运司。

在这其中,增加了由都察院设置的监督人员,盐课御史衔,又称巡盐御史。

华夏很早就开始用纸币了。

交子,在北宋初年,铜币重而流通不方便,因而富商们就联合,做出了一种纸质凭证,在彼此之间流通,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三十文,就当是手续费。

这张凭证,便是华夏最早的信用纸币了。

所以,近来详细考察了京城的陈循,就萌生了一个问题:盐引和宝钞,到底哪个更值钱。

陈循:“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虽用粮米换取盐引为主,但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

“可盐引,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