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圣皇
  4. 第713章 渡河?不,渡海而攻!
设置

第713章 渡河?不,渡海而攻!(1 / 2)


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份,此时蒙古草原上秋意已显,草地一片枯黄,不过此时察哈尔城已经修建完毕。

城墙、内部设施,堡垒都修缮一新,这座城市修建完毕后,朱由检总算是松了口气,他甚至还将营地的调整了下。

在察哈尔城的西侧,是西拉木伦河的支流,也是察哈尔城主要的税源,为了保证取水,他将营地安置到了西侧,两个营地一南一北,将取水的道路给保护起来。

算上曹变蛟带来的三万骑兵,总共朱由检手头有八万可用之兵,加上七万蒙古青壮,这些人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当然,他们更重要的工作,还是放牧牛羊,保障大军的肉食来源,做些辅兵的事情。

其中,察哈尔城驻扎了三万人,两个营地各驻扎两万人,剩下的一万人往东侧分布,梯次驻扎,作为前哨岗。

而七万蒙古青壮,则分散在周围安全的草场内,放牧牛羊。

“这两座营地,之后可以用砖石修建起来,作为辅助的军堡。”朱由检站在中间的区域,然后看向四周,在远处有不少欺负的山岭,不高,但有些也较为险峻:“周边也可以立些军堡,假设炮台之用。”

“这也是大工程啊!”孙传庭看了

眼后估算道:“若真要建好,还少不了陛下的支持,尤其是火器,火炮,找药包,火枪,更重要的是兵力,曹将军麾下都是骑兵,守城不擅长。”

“朕会考虑的!”朱由检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必须好好考虑。

现在察哈尔城的兵力有些臃肿,不管是三万精骑,还是蒙古青壮,都非常的多,若是再派遣些步兵,那就太庞大了,必须进行兵力调整和制衡。

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让任何帝王在对待京师周围兵力配置的时候,都会慎之又慎。

“对于蒙古行省,你有什么想法?”朱由检边走着边问。

如今归化城和察哈尔城一头一尾,将整个蒙古草原都给圈了起来,虽然和后世的内蒙古相比,还要小了些,但也差不多了,整个漠南蒙古基本都在掌握当中,是时候该考虑怎么治理了。

“微臣以为,当效仿西南土司,改土归流,以中央派遣官员,直接管理为主。”孙传庭想了想道:“从归化城到察哈尔城,千余里之地,可立十数城,皆在水草丰茂之地,一城为一县,管辖境内所有牧民,部族,将草场划分好,让其在规定范围内放牧,不得逾越。”

“部族?这么说,那些贵

族头人你是打算保留了?”朱由检问道:“这和土司有何不同,不过是由一个大土司变成小土司了。”

“陛下,当然不同了,数十小土司怎么能比得上一个大土司呢。”孙传庭微笑着道:“况且,撤了这些贵族头人,我们也没这么多人去管理,到时候草原更乱,恐怕连税都征不到。”

“如此草原部族残破,接连遭到战争,大的台及、头人尽皆沦为阶下囚,察哈尔覆没、永谢布覆没、西土默特覆没、喀喇沁残破后投奔女真,整个草原,除了鄂尔多斯外,就再无大的有凝聚力的部落,如今是统合草原最好的时候。”

“况且,微臣并不是让这些小部落小头人自己管理,对于他们,肯定要派遣官员监督,统计户口,征收税收,甚至传教,只是日常管理用这些贵族头人罢了,既可以减轻他们抵抗,也可以节省人员。”

“当然,最重要最迫切的政策,还是移民,关内若有饭配流徒的犯人,陛下尽可发来蒙古行省,汉民充实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孙传庭深沉道。

“还有同化之策,在各县城开班学院,教授儒家经典以及汉语文字,以取代蒙古语言和文字,此乃百年之策,不过还需要

爱卿多费费心,打下好基础,福泽后人。”朱由检深沉道。

“微臣省的。”孙传庭略微振奋起来,有难度才好,如此才能显出我孙传庭的手段来。他知道,在蒙古这边做出的成绩越好,离开后,自己的资本就越雄厚,今后的仕途就越通畅。

随后,两人一边走,又一边交流着蒙古的事情以及一些更加细微的政策。朱由检又后世的眼光,能从各方面指导,而孙传庭能力强,熟悉蒙古情况,双方都谈的很满意。

“陛下,锦衣卫有消息传来!”正当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方正化却忽然走了上来,打算了谈话。

“哦,锦衣卫的消息?”朱由检一愣,然后接过密封的情报文书,拆开的看了起来。

“嘿,这是要大战一场吗?”朱由检看完后,嘿嘿笑起来。

情报很简单,不过是黄太吉完成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再加上女真八旗,总共二十万,号称三十万大军,朝着察哈尔开进。

其中,代善率领本部留守沈阳,其兵力大概在一万多人的样子。这个兵力虽少,但防守东江镇的进攻却毫无问题。

十八万大军中,蒙古八旗十万人,汉军旗最少,只有三万人,而女真八旗只来了七个旗,

每旗一万,兵力尽出,凑够了七万人。

“三十万大军,好大的手笔啊!”朱由检扬了扬手中情报,然后递给了孙传庭。

“汉军旗可以忽略不计,蒙古八旗战力打个折扣,十万人种,精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