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镐选择殿后并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他知道自己这个兵部尚书责无旁贷。
永昌卫里拱卫万历帝的是十五万御林军。这些御林军多没上过战场,属于没有见过血的软脚虾,不过忠心没有问题。
尤其是杨镐传令逃跑者以谋逆论,这些人最知道轻重,知道捐躯的时候到了,有了死的觉悟。决死一战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
第一道防线布置在了金沙河。
金沙河,顾名思义河里就知道河里是黄沙汤。本来河水就不深,如今正值旱季,河水已经见底,河床里不过是一片泥泞,也就是能给骑兵冲锋造成些麻烦而已。
五万御林军布置在河床东侧,首先迎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溃兵。
杨镐下令溃兵不允许冲击本阵,违令者斩!
不冲击本阵就得走两边,可是除了这一段河床都异常陡峭,攀爬艰难。眼看追兵到了,许多人怀着侥幸靠了上去。
御林军立刻就动了刀子。
御林军是天子侍卫,本来就瞧不起这些地方军,对这些敢于违令的地方军下手表示毫无压力。
杨镐也不是一味好杀。让溃兵冲阵会破坏组织起的防御阵型,这是
其一。其二是溃兵也会带来逃跑的负能量,让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战斗热情来个冷水浇头,所以不能有妇人之仁。
当然杨镐也打了个另外心思,那就是让这些忠诚的御林军见见血。毕竟这些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军人,见了血好歹能增加些胆量。
溃兵被这道防线一阻,退潮般卷了回去。后面敌军追杀过来,这些人也不甘心坐以待毙,双方就在河道里厮杀起来。
河道泥泞不堪,马匹跑不起来。失去了速度优势,搏命的步兵也不是太落下风。河道里杀声哭声嘶喊声混杂着马匹受伤的嘶鸣,人倒下去马倒下去很快尸体枕藉,黄泥汤变成了红泥汤。
杨镐一旁仔细观察这些御林军,发现虽然有些人瑟瑟发抖,更多人还是握紧刀枪红了眼,不由得有些宽慰。
冷兵器时代最怕红眼士兵,这些人会忘了自我,忘了伤痛,如被催眠般只知道厮杀。许多战斗英雄就是这样诞生的,红眼了就好。
杨镐放眼战场:一些小股敌军开始绕过明军抱团厮杀的地方,准备冲击河岸防线了。
。。
万历帝早丢了仪仗,乘着马车狂奔。这个时
代马车减震不好,道路又坎坷不平。万历帝终于在颠得吐了几起后改骑战马。
大明文人就这样好,多能骑马。骑马在这个时代类似后世开车,后世没有驾照好像就不是正常的人,这个时代不会骑马一样要被人嘲笑。万历帝也会骑马,只不过他的马训练有素,跑得更稳。
袁崇焕就跑在万历帝身边。此次目的地是西凉卫,袁崇焕好歹算半个地主,缺他不得。更何况袁崇焕知兵,又是新贵,有此殊荣也不为奇。
袁崇焕正当壮年,这样速度万历帝有些吃不消,他却气定神闲,还有时间思考事情。
跑得人困马乏了,万历帝喘着粗气叫停。逃命是要紧,可是再跑要累没命了。
袁崇焕缓得快,低声建议道:“陛下,臣以为应该马上求援。”
“啊?求援?对,求援!”
万历帝抹把汗,又喘几口气,总算平静下来,脑袋也恢复了清明,有些丧气道:“御林军精锐都带了出来,还向谁求援?各地勤王军队该来的也都来了,剩下的怕也是老弱病残。就是来些援军,怕也不济事。”
万历帝还不糊涂。现在这形势,能救他的
人不多了。
“陛下,臣以为当向李易求援。”
“啊?向李易求援?你糊涂了?李易怕不一心盼我死了,他好坐收渔利,怎么肯来救朕?”
“陛下,也不尽然。据臣所知,李易这个人爱惜羽毛,惯会沽名钓誉,一直说什么国人一家亲,不分开荒团和大明。臣以为向他求救他一定会来。”
“哼,李易狼子野心,这话休提。”
万历帝招下手,侍卫拉过马,两个身手敏捷的太监扶着他上了马,继续他的苦旅。
傍晚时候,万历帝停住马,士兵也停住脚。
这一天走了八十里。万历帝有生以来第一次一天走八十里。亏得这两年他不近女色勤于锻炼,每天在皇宫走圈,不然绝禁不起这样折腾。
万历帝再清点跟着他的十万御林军,如今就剩下一万骑兵。九万步兵丢了一路。
也谈不到安营扎寨了,万历帝下令就地休息。火头军整治了些吃食果腹,然后人马席地而卧开始休息。再跑下去,人能受得了,马可受不了。
袁崇焕不能休息。他督促火头军多多做饭,让后面陆续赶到的士兵好歹吃上一口饭。
按路程算,只要
明天再跑八十里就能进西凉城。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一半路就累成这样,明天还能跑完剩下的那一半?袁崇焕深表怀疑。
等袁崇焕安顿了诸事回到万历帝身边的时候,发现万历帝大睁着眼看着天。
万历帝虽然是皇帝也没有帐篷。这样匆促逃走,仪仗都丢了,还谈什么带帐篷?
万历帝从小到大第一次野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