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之长如果是和平时代,要通过民意、众意、上意很多道考验。
开荒团里李易是一言堂,虽然已经有人觉得应该限制李易的权利,可是李汝华、李肱等外来人羽翼未丰,没资格开口。李家众人更是畏惧李易,所以恁是开荒团家大业大,大事也是李易一言决之。
如果是正常任命也就罢了,这样子虚乌有的任命也搞了出来,真是怪事年年有,没有今年多。
这叫什么?如果是宗教,倒是可以理解为狂信徒。只是这样军国大事等同儿戏,只能说明李易的公信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开荒团先后灭了安南和后金,刚刚又打败五国联军,还把漠南林丹汗这个钉子户拆迁到了日本。有这样战绩做背书,在杜松心目中,灭一帮西域蛮夷那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所以咸海省肯定会有的。
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委任状新鲜出炉,杜松如获至宝,就要拿着这个莫名其妙的委任状组阁去了。
李易相信以杜松的能力,即使发展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可是保持地区稳定肯定能做到,杜松的金刀真不是吃素的。
李易也不担心
三年后咸海省的发展。
大明多得是人口,咸海周围多得是资源。栽下梧桐树,总有凤凰来。不就是一个西部大开发吗?只要这个地方有吸引力,总会不停的有勤劳的华裔过去,经济很快也就能搞上去。
“那就这样定了,咱们开荒团打下这块地方后,就设咸海省,您就是第一任省长。杜省长,以后您就是正二品,工资待遇和开荒团其他省省长一样。只是咸海省所有属官您都自己安排,三年内税收我不要,但是工资我也不发,你自负盈亏。三年后,凡是能让地方稳定的合格官员,都转为开荒团正式官员。”
杜松一喜:人家李易没要求他把经济搞得多好,真要求这个,自己可没把握。李易要求的只是安稳,这可正是这些大明军人最擅长的。
李易许给他的是什么?许给他的是一个王国的地盘,许给他的是自由任命官吏。
至于说官吏需要自筹工资,杜松丝毫不在意。杜松偷偷把布哈拉汗国的面积和晋省做了对比,结果发现这个国家貌似有七八个晋省大,这都赶上大明十三省半壁江山了。这样大的面积,还愁收不上税?
大明执行的就是地方官收税后,自己留下工资,剩下的上缴的政策。人家李易不让自己上缴,自己连点儿工资都弄不上来,那也太无能了。
想一想一省有多少州府官员空缺,真是让人不能不激动。
大明的军官地位低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官这些肥缺都由儒生担任,军官不能染指。不要说降级使用,就是他这个武将一品想降到文官四品做个知府那也是做梦。现在自己那帮部下有福了。
后世军人年轻化,留在部队时间长的士官,工资待遇极高。大明士兵是职业军人,只要走得动爬得动就会继续服役。所以老迈不堪拄着长枪当拐杖的兵很多,这样部队战斗力怎么会强?战损率怎么会低?
做地方官就好太多,风险小收益高,杜松当然高兴给战友们找到一条明路。至于说挖了大明部队的墙角,杜松以为不然。
大明九边兵多将广,本来防范的是辽东和漠南,如今这两头猛虎都不在了,再养那么多兵不是靡费钱粮?就算自己不挖墙角,这次和叶尔羌大战后,恐怕大明也会大批裁军,那时老弟兄们可就没了活路。
现
在开荒团已经开始出手了,恐怕没多久来犯的叶尔羌大军就会灰飞烟灭,自己是真正的做好事了。
自己那帮部下多在大明晋省、陕省,有这样好事还不是一招就来?能做官的做官,只能打仗的做衙役,偌大一省,太好安排了。
最大好处是三年后,大家还能转正成为开荒团官员,上哪去找这样好事?
咸海离家远些,那怕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到哪不是开枝散叶?
只是杜松还是略有担心:“司令,还有一节:小股民变我们不怕,如果规模过大……”
李易道:“这个你不虞担心。无论是外敌入侵或者大规模反抗,都由开荒团出面解决就是。”
“既然如此,我有信心治理好一省!”杜松立刻站了起来,拍着胸脯做了保证。又请示道,“司令,我即日动身去找人?”
“行啊,”李易想了想又叮嘱道,“我们大军收拾了来犯的叶尔羌等国兵马后就会西进。估计几个月内,咸海就在我们控制下。你现在可以去青山鹰城,就在那召集人手。先搭建一个官员框架,记着不怕人多,带的家将士兵越多越好,那么大地盘,官
就算安排好了,小吏和衙役也需要很多。”
杜松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一个晋省有几百个有品的官,有上万没品的吏。几个晋省大的咸海省需要多少官和吏?
至于说当兵的没有治政经验,那重要吗?李易司令要的只是服帖听话的当地百姓,能维持社会稳定就是考评合格。
至于怎么发展,那有司令操心,用不着自己费脑筋。
这样一想,自己这一趟辽东之行真的收获满满啊。
杜松一张老脸激动得